《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22>
1、楞严《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讲题:《大佛顶首楞严经》。经第主讲:慧律法师主讲。套番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楞严 2、经第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套番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楞严【我所瞻依仰慕,经第而不能舍者,套番若舍此心,楞严凭谁闻法领悟耶。经第 3、套番徒获此心,楞严未敢认为本元心地】。经第徒获,套番突然听到这个真心妙明,得到这个妙明之心,叫做徒获此心。突然得到这个真心,突然得到这个真心未敢认为,还没有这个能力,还不敢确认这个是不是我们真心的本元心地,还不敢这样确定。 4、【此心。众生日用施为,一一无非承其恩力,咸皆迷而不知,故归功于缘心,阿难亦复如是,故曰:徒获此心。获者得也,其意徒得此心,而未敢认为本来圆满其故何也】。是为什么呢。 5、【因不得其用,故未敢认也】。还不懂得如何用真心。 1、【倘若认此,则必舍彼,却后将何承领佛法。纵不惜缘心】,就算不珍惜这个生灭的意识心,【而独不重佛法乎】。 2、难道不可以重视佛法吗。【所以踌躇】,[踌躇]就是犹豫不决的样子。 3、所以,踌躇[莫决]。【观此阿难则真妄双迷】。真心还没有获得,知道意识心是妄。现在是二空[倘]假设。 4、假设[无根性真心],中间加一个之,意思更清楚。无根性之真心,[岂能闻法]。 5、这个就是第一个疑惑。【闻既不闻,则分别缘虑之心,何自而有】又另外一个疑问。【全承根性恩力,反疑不得其用,此迷真也;闻法领悟之心,离尘即无分别,尘有则生,尘无则灭,完全无体】,无体就是无自体性,就是外面的生灭的外尘,引起内在的意识生灭心,那个就是不实在的,叫做离尘无自体性。这些意识心是用来攀缘六根、六尘的,不同于清净自性,清净自性,缘不缘统统存在,无关于根、尘。《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22>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22>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