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遇到什么因缘,它就是迴光返照这个明了的心性
我们佛教在止观当中的不管修学,因为修行人因地发心的遇到缘迴不同,大致上我们有二种的什因差别:一种是以出离心为根本的小乘止观,第二种是光返以菩提心为根本的大乘止观。 小乘的心性止观,因为它的不管宗旨是要远离五蕴的果报,所以它的遇到缘迴所观境,是什因针对五蕴来观修不净、苦、光返无常、心性无我,不管透过这样的遇到缘迴观察,使令内心当中,什因对五蕴的光返爱着心慢慢的消灭,最后趋向到偏空涅槃。心性所以小乘的观法,它的所观境是我们五蕴的身心。 大乘佛法的观修止观,它的宗旨是追求无上菩提,也就是说它所追求的是一个万德庄严的无上菩提,所以它的所观境,就不是一个表层上的五蕴,而是五蕴的根源──所谓的现前一念心性。透过对心性的观察,把杂染的五蕴消灭,而转成清净的五蕴,所谓的万德庄严。 所以蕅益大师说:「能观心性,则具足一切佛法。」所以,大乘佛法,不管你今天遇到什么的人事因缘,它就是迴光返照我们这个明了的心性。 那应该怎么去观察呢?在本论当中是二个重点。我们在观心的时候: 第一个,你要先偏重在断恶,我们无始劫来所有贪瞋癡的烦恼,它要活动,一定要根据心中的妄想,所谓心中的遍计所执性。所以我们刚开始空观,它所破的是心中的名言,「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刚开始我们是先对治心中的妄想,把这样的一个心,先回归到清净的本体上去,这个是修断恶的法门,就是我们讲「遍计本空」。 第二个是修「依他如幻」,就是天台宗说的假观。前面的遍计本空,是把心中的妄想消灭掉;这个依他如幻是把清净的心,重新的塑造,使令它产生很多善良的功能。比如说,我们透过布施,来塑造我们内心当中欢喜施捨的功能;我们透过持戒,来塑造内心防非止恶的功能;我们透过忍辱,来塑造安忍不动的功能,等等。所以我们在观察「遍计本空」的时候,我们对妄想是一种消灭的方式;但是我们在修假观、修善的时候,我们仰仗种种波罗蜜的时候,我们是在培养一种善良的功能。 就是说,大乘的止观是有所破坏、有所建设的:破坏的是心中的妄想,所谓的「遍计本空」;所建设的是内心当中,清净善良的功能。因为我们在破恶当下,有生起一种善法的修学,所以它的果报是大般涅槃的庄严果报。所以基本上来说,大乘止观它是用诸法的三观,来观察我们一念心性。这空、假、中三观的思想,主要的是依止三自性而开显出来的,「遍计本空,依他如幻」。 所以,我们在正式修大乘止观之前,的确有须要把整个三自性的道理,作一个完全的认识。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犯戒可救,破见难救
- 绍云老和尚:我们无量劫来,都是堕三途的时间多,在人道的时间很少
- 神奇!紫微斗数竟然跟盖洛普匹配上了?
- 界诠法师:佛法里面没有讲听闻正法只能听一个人的,没有这样说
- 无量佛国净土,为何只求生西方极乐
- 盖洛普优势咨询丨努力十年,人到中年,他终于“成功”弄丢了自己
- 界诠法师:不少出家师父,被居士聊着聊着就拖下水了
- 禅宗一棒一喝透过华严五教 归元无二 宗教息争
- 判断众生是否往生,唯一标准是头顶热吗
- 看完这个电影,突然觉得心情很低沉
- 盖洛普优势丨如何迅速看懂盖洛普优势报告?
- 缘来心聚,缘灭心离
- 从厌离心启发菩提心
- 界诠法师:不论修什么法门,要问问自己我烦恼还有没有少?
- 绍云老和尚:禅堂止静了,手机还在鬼叫鬼叫的,你说他能搞什么
- 画中禅机:《十牛图》
- 心不要活得太表面,要能够更深层
- 绍云老和尚:临终就动这一念,马上佛就不见了
- 真正的精进、真正的苦行是『心不放逸』
- 紫微斗数竟然这么神奇!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