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心不要急躁,也不要生卑劣心
《华严经》里讲:「信为道源功德母,修行心长养一切诸善根。人心」所以这个「信」字非常要紧!不急不生卑劣但信了以后,躁也必须要起步,修行心要起行;你不起行,人心只种善因,不急不生卑劣不能证道。躁也 那么怎么行呢?这行不是修行心叫你东跑西跑,乃是人心息诸妄想,破诸无明,不急不生卑劣也就是躁也说修寂灭法门,这寂灭法门即如《无量寿经》里讲的修行心:「超出世间,深乐寂灭。人心」 那么怎样修呢?这修行不离「止观」二字,不急不生卑劣止就是寂静修,观就是思维修,必须作到止观双运,不可偏废!而大家熟悉的念佛三昧,就具备这两种内容。 《妙法莲华经》说:「若坐若经行,除睡常摄心,以是因缘故,能生诸禅定。」由此可知,这个禅定的成就不是人家送给你的,是要自己努力争取来的。所以如果我们欲想成就念佛三昧,必须守口摄意身莫犯,做到身业清净,口业清净,意业清净,单提佛号,除睡常摄心、绵绵密密。 《大势至念佛圆通章》里说:「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这「自得心开」就是亲证「不生不灭」的体;故我常常讲,「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是不生不灭法,我们念佛,就是修不生不灭法。因地真,果地必不虚,没有如是因,必不得如是果;有如是因,必得如是果。 我们修行人,心不要急躁,就算这一生不得念佛三昧,亦能作到「念佛消旧业」呀!况且四十八愿里头,没有说你不成就念佛三昧,就不能生净土呀!更何况一生净土,不愁不开悟呀!禅门有两句话:「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我给改二个字,就是「念佛」消旧业,更莫造新殃,若不造新殃,定当生净土。 再说,我们修行人,不要生卑劣心,我们应当要争上心,怎么争呢?他既是丈夫,我也是呀!他可以成就,为甚么我不可以呢?所以不可以退屈,应当要争取。人见为圣贤,我也要学圣贤。 《增一阿含经》里讲:「若人本无善,亲近于善人,后必成善人,善名遍天下。」这个善恶是对立的,父母亲给我们生下来,这善恶两字就在心中,我不作恶事,就做善事,既然如此,何善自荐取?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大安法师:水火二河白道喻详解
- 解经难
- 这世上只有痛苦,才能真正使人长记性。
- 邪淫的时候,观想这六种画面。然后告诉我,你还戒不了吗
- 在家人以何为重,如何能促进信心
- 越忙的时候,越要一次只做一件事
- 避免失望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有所期望。
- 金刚经总说合集
- 供佛斋僧心坚定
- 虚云老和尚:闻钟卧不起,护法善神嗔。现世灭福慧,死后堕蛇身!
- 茅蓬语录——人生渡口2
- 达摩祖师《无心论》:原文+译文
- 一天从早到晚,你都起了些什么念头
- 话头易参 疑情难起
- 踏踏实实做事,简简单单做人。
- 茅蓬语录: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
- 判断众生是否往生,唯一标准是头顶热吗
- 阅读和写作,都不能脱离真实的生活
- 见性与著相之别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分段贯释(合集)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