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一十五)【讲义】辰二众生相续(分三) 已初六妄成就 二四生感应 三结成相续 今初
1、共读感共读楞严开示,楞严四百一十五,开示【讲义】辰二众生相续,百讲分三,义辰已初六妄成就二四生感应三结成相续今初。众生楞严经讲义是相续相续圆瑛法师编写的,楞严经义贯成观法师编写的分已,这两部开示是初妄成生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结成今初 2、共读感欢迎各位有学之士,楞严有修之仁者,开示各位高僧大德,百讲开悟见性的义辰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 3、看《楞严经》你说记不住,其实没有人能记住。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两件事,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 4、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辰二众生相续,分三,】【已初六妄成就二四生感应三结成相续今初】【复次富楼那】富楼那。“明”就是:你想要了解众生相续吗。 5、妄,就是性觉必明这个原因来的,并非他物,意思就是:富楼那。你想要明了众生相续的原因,并没有他,完全出自于觉变成妄觉,就是性觉必明这个问题,这个妄就是性觉必明,妄为明觉所以,觉明为咎,就是妄觉妄明,这个就是众生,为众妄的根本。无论是前面所说的世界相续,它也是妄觉妄明而起;无论是后面所说的业果相续,还是妄觉妄明所引起的,都是由性觉必明,妄为明觉,才引起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 1、所以,整句的意思就是说:富楼那。你想要明了众生相续,并没有其他的原因,统统来自于性觉必明,妄觉妄明,这个就是一切的过错。 2、就是在真觉上加一个明字,这个为咎,问题就是出在这个地方。看注释:【此先标妄本。于已说世界相续之后,重复次第告满慈云:欲明众生,亦从妄起,并非他物,此妄亦是性觉必明,以为过咎耳。 3、因此妄觉妄明,乃为众妄根本,前之世界,后之业果,】相续,前之世界相续,后面的业果相续,【均由此忽生,】就是妄觉妄明,【由此相续也。】若见性,万法歇即是菩提,没有任何的生灭,体全部都是空,没有任何的能所,佛性显露出来,山河大地应念化为无上知觉。 4、中间经文:【所妄既立,明理不踰;以是因缘】这什么意思呢。因明立所,所既妄立,这个明理不逾,这个“明”就是能见的见分,转相的意思;“理”就是业相,无明的业相。能见的见分缘不到,缘不到真如,却缘到无明的业相,能见的见分缘到无明的业相,这个“理”就是无明的本体。这个业相现前,为能见见分所缘,变成怎么样。 5、不逾,“逾”就是没有办法超过这个业相的范围。意思就是:你只要是业力转来的,那么,你绝对束缚在业力的范畴里面,超越不了它。以是因缘,因就是业相为因,缘就是转相为缘,以这个业相为因,以这个转相为缘,因此你的听的觉知,无法超出幻化的业感的音声;见,眼睛的见,无法超越幻化所认识的业感的色、色尘。四百一十五【讲义】辰二众生相续
四百一十五【讲义】辰二众生相续【标】分三 已初六妄成就 二四生感应 三结成相续 今初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这个就是参禅下手的窍门
- 共读楞伽开示(五十二)破三有者谁?何处身云何?往生何所至?
- 千万别在低谷期冲动离职
- 再简单的生活也能过的活色生香。
- 任是千佛,不能出因果二字
- 凡事不能做得太绝
- 别用不适合自己的方式定目标
- 勘破,放下,才能得自在。
- 远离虚妄的感觉,依止心中的愿力
- 净慧老和尚:看虚云老和尚如何演绎轻安
- 再简单的生活也能过的活色生香。
- 农历腊月廿三丨恭迎监斋菩萨圣诞!扫尘除垢、辞旧迎新,小年纳福
- 阎老子铁棒未放汝在
- 净慧老和尚:学佛修行的第一步——持戒
- 别让内心的火苗熄灭
-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二十七)尔时大慧菩萨复说偈言:日出光等照,下中上众生。如来照世间,为愚说真实,已分部诸法,何故不说实?
- 妄语戒有哪种情况可以开缘
- 共读楞伽开示(五十七)云何当来世,种种诸异部?云何空何因?云何刹那坏?
- 净慧老和尚:读佛经要经过哪些步骤才能开悟?
- 共读楞伽开示(六十八)伽陀有几种?长颂及短句,成为有几种?云何名为论?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