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楞伽开示(八十五)悉檀及与见,各复有几种?毗尼比丘分,云何何因缘?
1、共读各复共读楞伽开示,楞伽八十五,开示悉檀及与见,悉檀各复有几种。有种因缘毗尼比丘分,毗尼云何何因缘。比丘楞伽经义贯是何何由成观法师编纂的,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共读各复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楞伽 2、开示欢迎各位有学之士,悉檀有修之仁者,有种因缘各位高僧大德,毗尼开悟见性的比丘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看《楞伽经》你说记不住,其实没有人能记住。 3、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两件事,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 4、经文:【悉檀及与见,各复有几种。毗尼比丘分,云何何因缘“悉檀及与见,各复有几种。 5、”是第九十六个问题。“毗尼比丘分,云何何因缘。 1、”是第九十七个问题。“悉檀及与见”,说佛这四种悉檀,悉,就是一切施,檀,就是成就,布施的意思,檀就是成就、遍施,四种成就众生,普遍的施舍。悉就是一切,檀就是施,一切施叫做遍施,佛用四种悉檀遍施一切众生,令众生成就,叫做佛的四种悉檀成就一切众生,遍施一切众生。“及与见”,这个注意,这个见,就是五分法身里面讲的解脱知见,因为前面讲的是佛的四悉檀,还有佛的解脱知见,这个见是解脱知见,解脱知见怎么来的呢。 2、一、必须先持戒,二、要修禅定,三、要开佛的智慧,四、要有解脱,本身要有自证的解脱。加起来才有解脱知见,所谓戒分、定分、慧分、解脱分、解脱么见分,五分法身,要集前面四种的戒定慧解脱,集中四种才有能力达到解脱知见分。 3、什么叫做解脱知见分。就是这个人三业清净,有佛的禅定功夫,有佛的智慧,同时内证解脱,这个时候为了要利益他人,所以有解脱的知见,传导给众生,叫做解脱知见分。所以解脱是站在自利,解脱知见是站在利他的角度,叫做五分法身。这里讲的见就是五分法身,最后的解脱知见分,这个太了不起了。 4、那没有前面的戒定慧解脱,那么就没有解脱知见分。所以这解脱知见分,是由前四个累积而来的。“各复有几种”就是悉檀有几种,见有几种,“毗尼”就是佛为何立这个毗尼律藏,毗尼是律藏,毗尼律藏比丘分,比丘就是比丘,佛的弟子叫做比丘,分是什么意思,叫做分分得解脱。 5、这个分,一般人没有研究过律藏的,他不懂得这个分是什么意思,叫做波囉提木叉,这个波囉提木叉叫做别别解脱,持了一条戒,有一条戒的解脱,各别的解脱,叫做别别解脱,叫做波囉提木叉。一般来讲,讲这个分还讲不清楚分是什么意思,叫做分分得解脱,叫做别别解脱,分分得解脱,什么意思,譬如说,你持一条不杀生戒,那么你就不会得短命报,如果说,我们杀了无量无边的众生,下辈子怎么样。下辈子短命,没有长寿的机会。共读楞伽开示
八十五悉檀及与见,各复有几种?毗尼比丘分,云何何因缘?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凡夫被命转,圣人能转命
- 妙莲老和尚 ∶ 一个能让家人信受佛教的好办法
- 如果不回向还有功德吗?
- 如诚老和尚:正信出家办道的出家人和赖佛吃饭的,天差地别!
- 前世虽有修持,现世又放逸,空留下无尽的遗憾
- 如来藏的因果律自性原理——修心的重要
- 天因律师:如何处理已旧或已损坏的fo像跟经书
- 如何找到持续有热情的领域?
- 预知往生,分秒不差——胡松年居士往生记
- 天因法师 :在寺院当义工,接受寺院所送物品是否犯戒?
- 夏日入寺礼仪,不止要注意“着装问题”!
-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名,但名有为
- 燃身燃指供佛,不一定非烧不可
- 吴伟明居士悟道因缘
- 境由心造,事在人为。
- 外不著相曰禅,内不动心曰坐。
- 无分别地讽诵大乘经典,既破我执也破法执
- 如何最大化发挥自己的优势?
- 善良会带来好运
- 妙莲老和尚:在三宝中虽种点小福,但得果报多喔!| 供佛树根的果报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