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基础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八十七)【讲义】《正脉》交光法师云:经家于佛说之后,偈赞之前,特详叙此者,正以示奢摩他

共读楞严开示

1、共读光法共读楞严开示,楞严三百八十七,开示【讲义】《正脉》交光法师云:经家于佛说之后,百讲偈赞之前,义正于佛特详叙此者,脉交正以示奢摩他。师云说之奢摩楞严经讲义是后偈圆瑛法师编写的,楞严经义贯成观法师编写的赞之正示,这两部开示是前特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详叙欢迎各位有学之士,共读光法有修之仁者,楞严各位高僧大德,开示开悟见性的百讲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八十七)【讲义】《正脉》交光法师云:经家于佛说之后,偈赞之前,特详叙此者,正以示奢摩他

2、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

3、看《楞严经》你说记不住,其实没有人能记住。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两件事,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正脉》交光法师云:经家于佛说之后,偈赞之前,】偈赞就是说偈颂赞叹佛。

4、【特详叙此者,正以示奢摩他,】就是微密观照。【秘奥观体,】就是微密观照不生不灭这个本性为本修因。所以,为什么如来藏性;那一张大页的,我说++等于首楞严大定第一个,你要开始要懂得微密观照。【令行人于此着眼;盖通前三卷工夫,全为揭露,此至妙至密之观体也。

5、良以众生常流转,权乘不究竟者,皆缘未见此体,犹如生盲故也。】意思就是眼睛看不到。【行人若能于斯所叙,心境一如,不犯思惟,】不犯思惟是什么意思。

三百八十七【讲义】《正脉》交光法师云:经家于佛说之后,偈赞之前,特详叙此者,正以示奢摩他

1、不要妄动,如如不动就对你就记得,心空境自空,不要去除掉这个境界,你修行一定要记住这一句话:心空境自空,不要妄想说:我要把这个境界除掉。譬如说那个可恨的人一直现前,那个讨厌的人一直现前,我一定要把你干掉。

2、你错了你看这个有报导一篇,说这个老公讨了二奶、小老婆,这个大娘很不满,就派人去把她做掉,她认为神不知、鬼不觉,后来慢慢慢慢抽丝剥茧之后,被人家查到了。她心想的不一样,她认为除掉二老婆,她这个老公会永远疼她,她是认为:我后半辈子可以幸福的跟我老公相爱。结果这个动念,结果弄错了,结果杀掉;慢慢慢慢的抽丝剥茧,人家警方就是很有办法,检调但为从这个血迹慢慢查,机车的车牌,到处都是监视器,然后办案的一个区块一个区块,就把她逮捕起来了,大老婆涉嫌重大,唆使人家杀人,警方派人立刻抓人。

3、到她家抓人的时候,她说:你们怎么会知道是我做的。就全部的证据全部都摆开来。这个就是一念错。

4、心境一如,不犯思惟,【物物头头,了然在目,浑是妙心自体,亦不费纤毫功力,身心本来,廓周沙界;但不驰散,积之岁月,而不心开者。当知本惟一体,若语正因本性,即空如来藏,以一味真如,更无余物故。

5、若兼了因,即奢摩他秘密观照,】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缘因佛性,这个都讲过了。【以亲见自心,非作意思惟故。若更不避弥天过犯,则西来直指】就是叫你见性。【但彼直入无分别,此由方便分别,至此无分别处。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