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除三障诸烦恼,是哪三障呢?
第四行愿:忏悔业障愿。忏除 这个忏,障诸障原来也叫忏摩,烦恼是忏除梵文和中文结合,翻译中文叫悔过,障诸障所以忏的烦恼意思就是发露自己原先造的罪过,悔,忏除就是障诸障要改往修来,所以想忏除业障是烦恼要建立一个前提。在这里,忏除普贤菩萨,障诸障给我们就作出了很好的烦恼表率,就对善财童子说:善男子,忏除标举第四愿的障诸障题目,叫忏悔业障者。烦恼 谈这个障,一般我们每天念的是三障:忏除三障诸烦恼。三障是哪三障呢?就是烦恼障、业障和报障。这三种,能够障碍圣道,障碍生到人天之道。尤其是这个烦恼,造作罪业的根源就在于烦恼。所以我们在经典当中看到佛常常对烦恼的种种呵斥,呵斥为怨家,能够断人的法身慧命,烦恼为劫贼,能够劫众生的功德法财;烦恼为瀑流,能够令众生漂入生死大海;烦恼为羁锁,能够系众生于生死牢狱。正因为我们有烦恼,我们才鼓动身口意三业来造罪,造了这罪业,自然感得今生和来生的果报。 所以,这个菩萨自念,一个已发菩提心,修普贤行愿的菩萨,他就具有一种智慧的觉照力。这个自念,就是深刻地反省,由对自己现在的心行业力来追溯往昔行为的业力,由观照他人来反省到自己,就会明白一桩什么事情呢?就是我于过去无始劫中,这个无始就是谈到我们众生在无明长夜当中怎么滑到无明这样的轮迴里面,他是不知道的,没有开始,就好像我们在梦中,什么时候进到梦境,我们不知道是几点钟一样,在这个无始劫中由贪瞋癡,这就是我们的烦恼了。 贪就是对财色名食睡的贪慾之心,尤其是对这个淫慾的炽盛啊!瞋就是对满足不了自己愿望的逆境违缘,他就生起瞋恨之心,由这个贪和瞋使自己的内心更暗冥,就是更为愚癡。这贪瞋癡在我们内心就是一种无明的、黑暗的、烦恼的巨大的力量。 我们凡夫是把控不了的,就被这种无明的烦恼所驱动而发身口意,这个身口意就是我们造业的工具。一般我们讲十不善道,就是十恶业,身业的三种:杀生、偷盗、邪淫,口业的四种:两舌、恶口、绮语、妄语,意业的这种贪、瞋、癡。由这个发身口意,就是十恶业,造作诸多的恶业。这是深刻的反省了。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