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击忘所知——香严禅师的悟道因缘
香严禅师和沩山禅师同为百丈禅师的击忘弟子。香严禅师对于佛经的所知道理,研究得很透彻,香严如有人问法,禅师他总能问一答十,悟道因因此自己以为很了不起。击忘常在心里自许道:「我智慧如海,所知百丈禅师在世时,香严一定要参禅开悟!禅师」 及至百丈禅师圆寂时,悟道因他仍未开悟。击忘只好到师兄沩山那里去参禅。所知沩山对他说:「师弟啊!香严我听说你在百丈先师之处,禅师能够问一答十,悟道因问十答百。」「不敢!不敢!」香严禅师客气地说。 「可见你很聪明伶俐!然而意解识想,乃生死的根本。我现在有个问题问你,你可否试着答覆答覆?」 香严禅师表面上轻描淡写地问:「什么问题呀?」心里却说:「有什么我答不出来的问题,哼!」 沩山禅师说:「我不问你别的,只问你父母未生你时,如何是你本来的面目?试道一句看。」 香严禅师听后,心里竟一片茫然。于是归寮之后,将过去所看过的经论文字,从头到尾翻阅一遍,想寻一句来酬对,最后仍是一无所得。便自叹道:「画饼终不能充饥。」 于是屡次求沩山说破。沩山禅师却说:「我若说示汝,汝以后骂我去。我说是我的,终不干汝事。汝还是自己去参吧!」 香严禅师于是将往昔所看的文字烧光,辞别了沩山自己去参究。早也参晚也参,行住坐卧时时都在参。 有一天,当他在地里除草时,一锄头下去,锄到了一块石头,石头飞溅出去,击中了一根竹子,「啪」的一声,他忽然醒悟,当下明心见性! 于是回去沐浴焚香,遥礼沩山师兄,赞道:「和尚大慈,恩逾父母,当时若为我说破,何有今日之事?」 接着写下一首偈:「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治;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百喻经》癡人赞父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六十八)【注释】大慧,藏识灭者,不异外道断见论议
-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一十七)【注释】青赤种种色,珂、乳及石蜜,淡味、众华果。日月与光明,非异非不异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七十八)大慧,云何外道论恶见共?所谓自境界妄想见,不觉识自心所现,分齐不通。
- 天乘四种禅定之初禅
- 共读楞伽开示(七十五)云何空风云?云何念聪明?云何为林树?云何为蔓草?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零五)兔毫窗尘虮,羊毛麥廣麦尘,钵他几麥廣麦?阿罗麥廣麦几?独笼那佉棃,勒叉及举利,乃至频婆罗,是各有几数?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三十三)弓句非弓句。实句非实句。数句非数句。数句非数句
- 愿罪业悉消灭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五十二)【诠论】大慧,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相。何等为三?谓真识、现识,及分别事识
- 随机阅读
-
- 在家也可以修行,为什么还要出家
- 共读楞伽开示(九十三)佛诸波罗蜜,佛子与声闻,缘觉诸外道,及与无色行,如是种种事?
- 共读楞伽开示(九十四)须弥巨海山,洲渚刹土地,星宿及日月,外道天修罗?
- 共读楞伽开示(二十三)一切法不生,一切妄想不生,就是真如
- 慈心济虱微命的沙门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八十九)【注释】大慧,若复说无种、有种、识三缘合生者,龟应生毛,沙应出油;汝宗则坏,违决定义
- 共读楞伽开示(二十)远离一切虚妄故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零五)兔毫窗尘虮,羊毛麥廣麦尘,钵他几麥廣麦?阿罗麥廣麦几?独笼那佉棃,勒叉及举利,乃至频婆罗,是各有几数?
- 天乘四空定之非想非非想处定
-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一十二)大慧,如是微细藏识究竟边际,除诸如来及住地菩萨,诸声闻、缘觉、外道修行所得三昧智慧之力
- 共读楞伽开示(九十四)须弥巨海山,洲渚刹土地,星宿及日月,外道天修罗?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诸地不相至,百变百无受
- 今生的生命是怎么形成的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六十九)【诠论】大慧,藏识灭者,不异外道断见论议。
- 共读楞伽开示(三十一)阿跋多罗宝即是无上宝
-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一十)彼身转,彼不作是念:‘我展转相因,自心现妄想计著转。’
- 净宗根本经典——五经一论的格局
- 共读楞伽开示(三十五)尔时大慧菩萨与摩帝菩萨,俱游一切诸佛刹土,承佛神力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三十)所有句非所有句。愿句非愿句。三轮句非三轮句。相句非相句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六十八)【注释】大慧,藏识灭者,不异外道断见论议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