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13---15慧律法师主讲
1、楞伽《楞伽阿跋多罗宝经》,阿跋四,多罗13---15慧律法师主讲。宝经讲题:《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慧律主讲:慧律法师主讲。法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主讲 2、楞伽《楞伽阿跋多罗宝经》。阿跋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多罗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宝经 3、慧律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法师680页【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主讲而说偈言:心缚于境界,楞伽觉想智随转,无所有及胜,平等智慧生我们上个礼拜讲到这一段,今天从这里开始,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因为众生迷于圆成实自性,以至于心缚,心被六尘的境界困住了,这个境界包括两种,也就是依他、还有遍计所执,也就是妄想自性所演化出来的。妄想自性有两种,依他、还有遍计所执,都属于妄想自性,这个依他起性还有遍计所执性,本来就空无所有,也就是说所有的众生困在六尘境界,是没有道理的,也就是困得迷迷糊糊,那么“觉”就是妄觉,这不是真正的佛的无上正等正觉,佛的无上正等正觉没有能所,那么这个妄觉,还有妄想,这个“觉跟想”加两个“妄”字,一个“妄”觉,一个“妄”想,智随转,令本有的智慧跟着境界而转动。 4、也就是从来没有一个人思维真正的人生是什么。所以有一句话,我们先从世间法讲,一般的女人拼不过漂亮的女人,漂亮的女人拼不过命中注定的女人,这是世间法。再讲一遍,一般的女人拼不过漂亮的女人,因为漂亮的女人条件够。漂亮的女人拼不过命中注定的女人,这是世间的角度。 5、那么从出世间的角度呢。命中注定的女人拼不过发菩提心、具足善根、福德、因缘的女人,这是出世间的。 1、如果你生生世世你都有培养善根、福德,培养种种的好的因缘,这一辈子你超越了命中注定的女人。也就是不必跟人家争,你的福慧就具足,所以还是要在因上下功夫,所以这个妄觉、妄想,令本有的智慧随着境界而转动,我们如果能够了悟了万法无相的境界,也就是无所有、无有少法,及胜,“及胜”就是最胜处,就是如来地,那么这样证得真如究竟平等的智慧心就会产生。 2、这一颗智慧心就包括两种,一、叫做平常心。二、叫做平等心。 3、“平常心”就是不要取舍,“平等心”就是去契入空无自性的无相心。那么所以证得真如的人,不会分别外境,问题在于妄想。 4、那么整句我把它贯串一下,说众生因为迷于圆成实自性,以至于心缚于六尘的境界,那么这个境界就包括两种,一个是依他起,一个是遍计所执,但是它空无自性。于众生迷惑颠倒的时候,会妄觉、还有妄想,令本有的智慧随着境界一直转动,换句话说,众生只要陷进去能所的这个境界里面,那么他就跳脱不出来,因为这个宇宙当中,没有一个人有办法离开知、见、相跟法。不是著空就是著有,当我们了悟了万法无所有的无相境界的时候,以及达到了自觉圣智的最胜的如来地,便证得真如的平等智慧心就会产生。 5、这个智慧心来自一颗平等心,来自一颗平常心。【注释】“心缚于境界”:“境界”,为六尘境界。众生以心迷于圆成实性,而为六尘境界所缚。“觉想智随转”:“觉想”,就是妄觉妄想,众生都有觉,可是他那个“觉”是感觉、是错觉、是知觉,不是无上正等正觉,破除我、法二执那个大般若心才是无上正等正觉。《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四13---15慧律法师主讲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往生没捷径,只有靠熏习
- 痛苦和外境没有关系,是自己内心生起的
- 持戒之人,所求如愿;破戒之人,一切皆失
- 在寺院当义工,接受寺院所送物品是否犯戒
- 【图】虚云老和尚120年的传奇人生
- 为什么凡夫往生极乐世界后能证得不退转
- 如果偏执经文中一义而不能圆融,必将误人慧命
- 痛苦和外境没有关系,是自己内心生起的
- 学佛人的五种种性
- 四十八大愿——(第3愿)各得真金色身
- 修行最怕的两件事
- 律宗与净土宗的修持是相同还是不同
- 金色僧人代受刀灾,父母由此深信佛法
- 四十八大愿——(第6愿)皆得天眼彻视
- 律宗与净土宗的修持是相同还是不同
- 要走出你的妄想,才可以感应道交
- 天乘十善业之意业
- 六波罗蜜成就了菩萨十种自在
- 念佛得速疾解脱
- 为什么我们希望弥陀的光明照我色身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