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得无生忍已,方能苦海救度众生
疏文 又喻二人救溺,无生直入水救,忍已彼此俱溺。苦海有方便者,救度往取船筏,众生乘之救接,无生皆得免难。忍已新发意菩萨,苦海亦复如是救度。要须近佛,众生得无生忍已,无生方能苦海救度众生,忍已如得船者。苦海《弥陀疏钞》 龙树菩萨为警觉凡夫菩萨,救度不至错走路头,众生唐丧功夫,又施设三喻,悲心勉进此大乘行人,必先往生净土,得无生法忍,乃自利利他之当务之急。此段疏文为第一——救溺喻。 喻云:譬如二人,各有家亲眷属,为洪水所溺(喻溺于生死苦海),头出头没,情势甚危,亟须垂救。一人悲情甚切,不顾利害得失,直接跳入水中,意欲救度亲眷出水难。然自己不善水性,亦无救落水者的方便智慧。淹水者见有人泅水而来,不由分说,紧紧抓牢,最后二人俱溺水而亡。另一人见亲眷落水,亦悲心意欲救济,然自忖不善水性,便以方便慧力,往岸边近处,取一船筏,乘船前往救济引接亲眷,自他悉皆得脱水溺之难。 新发意菩萨,亦复如是。未得无生法忍,不能于生死苦海救度众生,如第一人,直入水中,自他俱溺。若自揣根机,有自知之明,先念佛往生极乐,亲近阿弥陀佛,证得无生法忍,再来生死苦海救度众生,如第二人,乘大愿船,往来于生死苦海,捞漉一切有缘众生,诞登极乐彼岸,庆快平生。 莲宗十一祖省庵大师有一偈颂,与此救溺喻,若合符节。偈云:「破舟救溺理无由,抵死须撑到岸头。等得篙师登陆后,更移新棹入中流。」(《省庵法师语录》) 意谓:以一条破船,欲救落水者,势难成功。(喻未得法忍的凡夫,烦恼厚重,身心俱皆陋劣。若以具缚凡夫之资质,欲救济沉沦生死苦海的众生,是不可得的。)唯有拚命趁早将这条破船撑到对岸去。等到「篙师」(船师)成功登上彼岸,赶紧换一艘坚固新船,再到生死漩流中救度有缘众生,方可济事。 此偈喻指净业行人亟须信愿念佛,恳求往生极乐净土,于彼土见到阿弥陀佛,证得无生法忍,如同获得一条新船,此时便可自在往来两岸中流,广度众生。如鹅鸭入水,自在无碍。兹有阿弥陀佛愿力加持之保护层,不会成为落汤鸡,自他俱益。 省庵大师一生精进念佛,四十九岁时,预知时至,自在往生。诸弟子雪涕膜拜,祈愿大师住世度人。省祖回答:「我去即来。」可见省祖往生极乐后,必以「新棹」,入生死中流,大作救度众生之佛事。吾辈净业行人,当倣傚省祖之作略,用以自利利他之準范。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能够念佛的人,是人中芬陀利华
- 百丈禅师示大乘顿悟法要
- 真正跟外境接触,也就这么一念而已
- 《大手印》浅析讲记(二十四)三要印开朱点窄
- 凡事尽心尽力,时时反省自己
- 《大手印》浅析讲记(二)真入定是对境不惑心空无住了了分明
- 《大手印》浅析讲记(九十三)未曾修习未曾离亦不离无修习义
- 10首佛家禅诗,10种人生境界
-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不受无明妄想的干扰
- 《大手印》浅析讲记(九十一)离绝道验一切时保护任运自性实相
- 《大手印》浅析讲记(五)无量显现染净诸法净土秽土都是真心所显现的
- 《从凡夫步入圣者》之四
- 什么样的人不能皈依佛门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二十)无此解法之道力 有至高见地甚深修持于心无利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零四)只有证到真心才能斩断种子根本
- 1993年加州大火中轰动美国的奇迹报道(中英双语)
- 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三十六)无益之世间语及咒诵均止观想作意亦止
- 10首佛家禅诗,10种人生境界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三十六)无益之世间语及咒诵均止观想作意亦止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