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格言》二十、智慧
1、言智《佛陀的佛陀格言》二十、智慧。言智只要是佛陀醒著,无论行、言智住、佛陀坐、言智卧,佛陀一个人就应该保持著这种慈悲的言智胸怀。愿我慷慨施舍,佛陀乐于帮助别人,言智愿我身心清净,佛陀做人正直,言智朴实无华愿我不自私、佛陀不占有,而且大公无私,甚至牺牲小我。愿我聪明伶俐,能够把真理和知识的好处告诉别人。 2、131、了解神圣永恒的事物,可适当地称为‘智慧’,对俗事的了解只不过是‘知识’罢了。132、宇宙间每一件事物的形成都有其原因。 3、完美的圣者不但解释生成原因,而且也说明每一件事物的消灭情形。133、不知道苦恼的真相、苦恼的原因、除去苦恼的境界和消除苦恼的方法——就叫做‘无知’。134、锻炼心智的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高尚道德的训练,第二种是高超思考方法的训练,第三种是高等领悟力的训练。140、让你的老年过得像童年一般天真浪漫,让你的童年过得像老年一般沉著稳重,这意思也就是说: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傲慢,也不要使你的谦卑缺乏智慧的成份。 4、141、智慧是从禅定产生的,没有禅定就不能生出大智慧。142、假如一个人活了一百岁而没有真实的智慧,又不能自我规律,那倒不如只活一天,具有智慧和定静的功夫。《佛陀的佛陀格言》二十、智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微缕供佛,得成佛道
- 《睡前原谅一切,醒来便是重生》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一)34---36慧律法师主讲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三)16 慧律法师主讲
- 施食有很多好处,一般人看不到
- 一念贪心起,百万障门开。
- 《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27>
- 《金刚经》分段贯释——明法身分第四【上】
- 透过无分别智远离五种过失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三)1---3慧律法师主讲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一)31---33慧律法师主讲
- 《楞严经》第十六套:?32>五十种阴魔
- 「有主物」在律上分成哪三类
- 《楞严经》第十六套:?32>五十种阴魔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三)10---12慧律法师主讲
- 《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4>
- 预知往生,分秒不差——胡松年居士往生记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一)34---36慧律法师主讲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13---15慧律法师主讲
- 一切随缘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