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三十六)无益之世间语及咒诵均止观想作意亦止
1、大手《大手印》浅析讲记,印浅意亦一百三十六,析讲想作无益之世间语及咒诵均止观想作意亦止。记百间语及咒相不破,无益本性不能显现。世止观止 2、诵均“语修,大手无益之世间语及咒诵均止三修门的印浅意亦第二门就是语修,是析讲想作言谈话语方面的修持。说笑话、记百间语及咒奉承某人、无益贬抑某事等等,世止观止这些世间的诵均闲话都是于修解脱道没有益的,都是大手无益之世间语。就某人某事争论是非长短。 3、藏密的黑教里,有好多咒语并非修解脱道,都是治人的,那就是无益之咒诵。这些东西都不要去说它、不要去念它。“无益之世间语及咒诵均止”,我们学佛法、修解脱道,必须一门深人,其它东西都不要去瞎弄。世间无益的话不要讲,无益的咒语、课诵也不要去念。 4、我们要做到“三少”:要心中事少人有个坏毛病,事情做完了,一有空闲,就张三、李四、王二麻子说个不停。修解脱道,那样是不行的。 5、你默默不语,不是挺好的吗。“安静如谷”,话不要多说,心里安安静静的,就象空幽幽的山谷一样。“幽谷回声话晚烟”,你有问题问我,我就详详细细地、不厌其烦答复你;没问题时并不去思考分别,心里放教空荡荡的——“太虚饮光消契阔”。 1、意修,离戏论思量、比对心想,即观想作意亦止三修门的第三门就是意修,是思想意识方面的修持。心里装着成套的与解脱道无关的空理论放不下,有什么用啊。分析它、推论它,是“戏论”;思念它、评价它,是“思量”。应该“离戏论思量、比对心想”,心里空空净净,远离戏论思量,还要远离比对心想。 2、样样东西都拿来对比一下,比较什么呢。到底是我好,还是你好;是我长,还是你长,这种居心是不平等的,正是妄想分别,这种“比对心想”更要远离。“即观想作意亦止”。 3、观想是修行的方法,我们在前面已提到过。想个什么东西,还是有作为之修。 4、比如“观想念佛”,想阿弥陀佛在我头顶上,观我自己就是阿弥陀佛。观想都是作意的,即有所作为地鼓动思想意识。连这种观想、这种作意也要停止。 5、只要好好观照就行了,念头一起就看见,看见后不睬它。观想是渐次法,观想成功之后,还要再用功把观成的相破掉,才能见到本性。心密二祖,王骧陆上师对此有个比喻:比如身上生了一大片疮,用药来医治,于是,疮口收敛、收敛、再收敛,最后敛成一个小口,乃至敛成一个点。其他地方都平复了,只剩下这一个点,比喻观想成功了。《大手印》浅析讲记
一百三十六无益之世间语及咒诵均止观想作意亦止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在世间上要完成四个缘
- 共读楞严开示(三十四)天然本妙,近具根中
- 共读楞严开示(三十)众生相续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八十)佛告文殊及诸大众: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
- 十劫的善根才换来今生往生的资粮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三十八)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已默然,心未开悟,犹冀如来慈音宣示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七十九)【义贯】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汝常整衣,入于大众,僧伽梨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九十九)【讲义】壬二正为宣说(分二)癸初正答满慈 二兼示阿难
- 欢喜心扫塔礼塔之殊胜功德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零七)【义贯】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若在于手
- 随机阅读
-
- 哪怕是饿着,也别去做屠宰的行业
- 共读楞严开示(七十四)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七十五)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
- 共读楞严开示(七十)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馐,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
- 知道一切影像,都是内心变现出来的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六十四)【讲义】汝更细审,微细审详,审谛审观:明从太阳,暗随黑月,通属虚空,壅归大地,如是见精,因何所出
- 共读楞严开示(七十一)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室罗筏城之中,复有长者居士,同受佛化,故亦同时饭僧,以自恣作福胜故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九十五)【讲义】阿难!汝且观此:祇陀树林,及诸泉池
- 修行人怎可把这个色壳子看得这么重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三十六)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阿难,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
- 共读楞严开示(三十九)我闻;即闻成就。我之一字,有四种不同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零五)【义贯】阿难,汝又嗅此炉中旃檀,此香若复然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
- 为什么很多人很难相信净土法门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二十六)【讲义】若因法生,世间诸法,不离五尘,汝观色法,及诸声法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零六)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瑠璃。彼人当以瑠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瑠璃否?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六十六)汝应于此分别自他,今吾将汝择于见中谁是我体?谁为物象?阿难,极汝见源,从日月宫,是物非汝
- 轮迴本不存在,是因为你心中有轮迴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五十五)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二十六)【讲义】若因法生,世间诸法,不离五尘,汝观色法,及诸声法
- 共读楞严开示5——二十五圣,于二十五法,各证圆通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