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修行实践

走好从初心到欢喜地

走好从初心到欢喜地

1、走好走好从初心到欢喜地。从初大乘的欢喜成佛之路,从初心到欢喜地这段路怎么走,走好路线一:戒定慧的从初路子。发大乘心,欢喜戒定慧,走好修三十七道品,从初先走解脱道缘起性空,欢喜入寂灭,走好称为寂灭法。从初

走好从初心到欢喜地

2、欢喜直到证到阿罗汉的走好涅槃,人空,从初涅槃是欢喜“寂”。不取证涅槃,回小向大,虽然一般是在信位,功夫比凡夫菩萨好。如舍利佛往昔在圆教的六信位,嗔的习气重,很多个过去世做蛇,被布施眼睛的考验失败以后退失菩萨的信心,很多劫又做蛇。圆教的七信位断思惑。

3、路线二:菩萨六度的路子。发大乘心,从别教的十信位开始,受持菩萨戒,行六度,培养菩萨种性,菩萨法要能入心,到十信满心,资粮差不多了,就到了初发心住,别教的七住位才断思惑。七住位相当于阿罗汉的涅槃,偏真涅槃,实际上是人空,偏空涅槃,虽然也是无生,但是与菩萨的无生法忍,八地菩萨的正性离生,还有很多差距,天台宗空假中,还缺少假观与中道的资粮。

4、不管在娑婆世界还是极乐世界,有些菩萨可能先悟觉性,经文说“初见佛,心不明了,三七日后,乃了了见”。“了了见”其实就是悟。悟了以后:“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

5、”,这是证,证无生法忍。菩萨悟“觉”,然后带着“觉”去行持六度万行,虽然有“觉”但是惑业还在,并不能摄用归体,到无生法忍这个程度也还比较远,到欢喜地实际上就是证到法身,证到真如理体,证到空性,菩萨道次第来说“空”圆满了,证得“体”,如来藏出缠,【空如来藏,立大圆镜】,不空藏就是菩萨十地的从体起用。别教的初地相当于始教的八地。从十信到欢喜地,刚好对应西方极乐世界的九品往生,下品是十信,中品是初住到七住,上品是七住以后到欢喜地。

走好从初心到欢喜地

1、欢喜地往上就是法身大士们所居住的实报庄严土。凡圣同居土,九品往生整个阶位是十二大劫,是一般来说的,看个人的精进情况与福德因缘,时间是不定的,这个时间并不是太长,不退转来说的。极乐世界虽然没有什么退缘,但没有对境,没有逆缘,做功德是不太容易的。在末法苦难的娑婆世界,不修行的人特别多,大家都不修行的时候,倘若还能够修行,这种功德是日劫相倍。

2、《无量寿经》里面有一句话令人特别震撼:一生精进勤苦,须臾间尔,后生无量寿国。这一辈子吃一点苦,精进地修学,哪怕人生一百年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往生在极乐世界的受用。袁中道、袁崇道的例子,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才后悔自己不精进:早知道是这样的结果,应该在娑婆世界很好的精进修行。

3、娑婆世界是积累福德资粮的地方,但如果在这里退转了那时间就可能很长,所以要导归净土。《菩萨本业璎珞经》讲,【诸善男子。

4、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

5、】乘愿再来娑婆世界的菩萨,其实也有阿弥陀佛的愿力加持,令不退转,但也要看是不是断惑证真,如果没有断惑就有隔阴之谜,很不好办,有可能发生暂时的念头的退转,念不退要到欢喜地以后。菩萨有三不退:位不退转行不退,断尘沙惑,别教三贤,圆教八、九、十信位菩萨。第三念不退,即圆教初住至等觉之人。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