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楞伽开示(一百四十一)大慧,是百八句,先佛所说,汝及诸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
1、共读共读楞伽开示,楞伽一百四十一,开示大慧,慧百是句先及百八句,先佛所说,说汝萨汝及诸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菩萨楞伽经义贯是摩诃由成观法师编纂的,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当修 2、共读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楞伽欢迎各位有学之士,开示有修之仁者,慧百各位高僧大德,句先及开悟见性的说汝萨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 3、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看《楞伽经》你说记不住,其实没有人能记住。 4、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两件事,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经文:【大慧,是百八句,先佛所说,汝及诸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那个“应当”就是不可荒废。 5、既然要入于佛道,这个“应当”大慧。这一百八句法,一百八法,随建立随遣,立刻建立立刻遣,然后这百八句的法是先佛所说,意思就是。以前有个信徒,他学佛不是很深,快到中午的时候,那天是初一、十五,然后这位老菩萨就说:“我要赶紧回去了。我们家的佛祖都没有拜到水果,我怕他生气啊。 1、”你家佛祖。你家的佛祖不是我家的佛祖吗。 2、很执著,他家的佛祖没有拜到,他不知道佛祖是尽虚空遍法界的,你的心到佛就到了,你在哪拜佛祖都一样。他的观念就是他家的佛跟我们家的佛不太一样,所以他一定要急着、很急着一定要回去点香,拜这个水果,他不晓得佛佛道同。【注释】“先佛所说”:义谓:先佛皆如是说,我亦如是说,以明“佛佛道同”。故本经云:如来若出世,若不出世,法界常然也。 3、意思是真理永远存在的意思,不管佛有没有出世,法性本空,也是一样,众生性本空,佛性本来就空,只是说佛降生人间,因为他有大智慧能够自观自照自在,我们没办法。若如来出世,若如来不出世,什么叫做法界常然。法界的真理,诸法毕竟空,它一直存在,只是你没有去了悟、去体悟而已,所以你会过得很痛苦。所以哲学家说:四十岁以上的人,就必须对我们的脸孔负责任,如果你的脸孔还是这么的忧郁,那么就说不过去,因为你超过四十岁了。 4、如果你的脸孔充满着慈祥解脱,那表示你对生命的体悟跟历练经验非常地成熟稳重,所以四十岁以上人的脸,要对自己负责,不要让人家看起来一点慈祥都没有,一点和蔼可亲都没有,看人家就是用那个三角眼,用瞄的因此我们修学佛道的人,应当对自己的脸负责。长年累月你不起无明,长年累月你不动到愤怒的念头,没有任何的贪心,就是这么地干净的人,你的本性流露出来,心中无恨,想想看这种心境多了不起啊。所以,任何一个众生得罪你,你不要说他得罪你,就说:哎呀。我前世欠他的,已经还光了,用这个角度就会比较快乐;我如果起了嗔恨心,是我本人、本身的问题,不是他的问题,是我内心里面还没有达到自我的解脱。 5、佛会不会因为众生侮辱他而起烦恼。佛就是最好的模范佛会不会因为众生攻击他而起烦恼这个就是佛的心,这就是佛的心。共读楞伽开示
一百四十一大慧,是百八句,先佛所说,汝及诸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十方诸佛净土无量,为何经论多指归极乐
- “何必着急呢!”说的真好
- 真正跟外境接触,也就这么一念而已
- 《佛陀的格言》三、束缚
- 用这个愿望来做生命的核心价值
- 《从凡夫步入圣者》之四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一十五)妄念和对境同属幻影 都是真如法身的妙用
- 《大手印》浅析讲记(八十七)任运于体道两光明自相即光明母子相会
-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不受无明妄想的干扰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三十二)超越一切边见执着遍计方为真正见中之王
- 《叹世万空歌》《观心铭》《息心铭》《心王铭》《悟心铭》《释心诀》《吕祖养生歌》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一十九)禅宗处处是禅 在在处处都是道场
- 学佛人着魔了怎么办
- “如是因,如是果”,这样的说法符合佛法义理吗?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一十二)如盗入空室是为妄念解脱之要妙
- 有一种力,超出诸力之上
-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该如何理解
-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的生命真相(一)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一十八)妄念尽为智慧 逆缘成为助伴烦恼成为道行
- 将不坚之财转为坚固功德法财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