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文化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一十二)如盗入空室是为妄念解脱之要妙

《大手印》浅析讲记

1、大手盗入《大手印》浅析讲记,印浅一百一十二,析讲如盗入空室是记百为妄念解脱之要妙。“极其功用”的空室人,并不是为妄喜也不会笑,悲也不会哭,念解不是大手盗入死人、木头人。印浅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一十二)如盗入空室是为妄念解脱之要妙

2、析讲功夫到了那个时候,记百喜笑怒骂都是空室佛法。“极其功用,为妄虽现喜忧疑虑之妄念与凡夫同,念解然不似其成坏之实执,大手盗入而集诸行业,随贪欲力成转移极其功用,就是我们这样观照用功到了极点。

3、这时候,“虽现喜忧疑虑之妄念与凡夫同”,遇坏事忧虑,遇好事欢喜,做事情还有疑虑(但绝非疑师、疑法,绝非疑及根本),这些喜欢、忧愁、疑虑都是妄念,与凡夫的喜欢、忧愁、疑虑一个样。“然不似其成坏之实执”,然而,却不象凡夫那样,把所喜欢的、所忧愁的、所疑虑的境界执为实有。虽然也动一动“喜忧疑虑之妄念”,但他不死执,了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认为有什么实体可成,有什么实体可坏。

4、凡夫把妄想境界执以为实,心里一直不安,耿耿于怀,朝朝暮暮都在心里盘算。烦恼啊、烦恼啊。

5、凡夫的一生是在妄想和烦恼中度过的,这是多么苦啊。这就是迷惑。因惑而造业,因业而受报,就是“集诸行业,随贪欲力成转移”。

一百一十二如盗入空室是为妄念解脱之要妙

1、凡夫自己作不得主,而是随着贪欲之力转移。真用功修行,“极其功用”的人,虽然也有“喜忧疑虑之妄念”,但是一转就过去了,不随着贪欲力转移,不是耿耿于怀,不是朝朝暮暮地盘算个不停;所以不同啊。他遇到悲伤的事情,也不是不哭泣;遇到喜欢的事情,也不是不欢笑。

2、但呜呜一哭、哈哈一笑就过去了,心里还是平坦坦的。“极其功用”的人,并不是喜也不会笑,悲也不会哭,不是死人、木头人。

3、功夫到了那个时候,喜笑怒骂都是佛法。“当念生时,初识其妄念之相,其相随灭,如遇旧识之人;次则妄念必自灭,如蛇结自解,最后妄念无利无害而隐灭,如盗入空室,是为解法之最要妙当妄念起来的时候,初初做功夫,只认识妄念的各种相貌,妄念之相随即消灭,就象遇到从前认得的人一样。但是,这个熟人离开之后,心里头还有影子。妄念虽然消灭了,影子还是有的。

4、其次,功夫较前做得好了些,妄念必定自起自灭,象蛇打了个结自己也能解开——执着心松动了。功夫做到最后“妄念无利无害而隐灭”,既不是妄念生了有坏处,也不是妄念灭了有好处,而是无利无害。妄念尽管起,我知道这是真心的妙用,因而不住,它自然就消灭了,不在妄念上起分别了。有的修行人喜欢分别:哎呀。

5、我妄念不起了,有好处啊,功夫进步了;唉呀。我妄念又起了其实妄念本无自性,并无好坏,只要我们认真地做功夫,最后就不会起“有利、有害”的分别心,妄念就会随时隐灭。“如盗入空室”就像盗贼进入空房间一样,没有东西可偷。“是为解法之最要妙”,这是解脱妄念最重要、最妙的方法。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