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老僧定力够,几作驴儿被他骑
我们学佛的若非人,对于因果报应的老僧驴儿道理,一定要牢牢记着,定力不能够丝毫错了因果,够作否则将来业报现前时,被骑就会障碍你了生死,若非生死未了就要随业受报,老僧驴儿偿还宿债了。定力所以出家人经常说: 「施主一粒米,够作大如须弥山,被骑若人不了道,若非披毛戴角还。老僧驴儿」这首偈子是定力千真万确的,且听我讲一个真实的够作典故道来。 在清朝时,被骑常州有一位老修行,道心很好。有两母女发心护他的法,供养他的衣食住行,让他单独住在一个地方专心修行。 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他还没有悟道,深感惭愧,心想:「施主这么发心,供养我十多年了, 而我尚未悟道,很惭愧啊!实在对不起她们。」于是想离开那里到外面去参学,便向两母女辞行去。 初时,她们极力挽留他,请他不要走,继续住下来安心用功,但是后来见他去意已决,便无奈地说: 「 师父啊!你年纪已经这么大了,还要到外面去行脚参访,忍受那风餐露宿之苦,我们心中实感不安。唉!如今师父既然一定要离开,我们也不敢违背师意,请让我们替你準备行装吧! 」 于是母女俩便彻夜赶工,给老修行缝制了一件棉袄以作御寒之用。当他们缝制时,每缝一针都恭恭敬敬的念一声阿弥陀佛为师父祈福,为防他途中盘川用罄,又暗中把四个元宝缝在棉袄下襬的四个衣角里面。 翌日,她们将棉袄送给老修行时,他毫不在意地便收下来,并不知道棉袄内里藏有元宝。当晚他打坐的时候,在定中忽然见到一个莲花童子,手执清风幡,后面跟有随从吹奏乐器,还有数人抬着一座青色的大莲花来。童子说:「你的修行很好,我特来请你上莲花,迎接你去极乐世界啊!」这一来他就觉得不妥当了,他想:「我是参禅求明心见性的,从没有动念要到极乐世界去,怎么你今天抬莲花来接引我呢?恐怕这个不是好境界,可能是魔来诱惑我啊!」于是他就不作理会,但是那个童子还在那里不断的催促他,要请他赶快坐上莲花台,因为时间快到了。老修行见他这样缠绕不休也不是办法,就信手把桌上的一个引磬,放在莲花之上,那些人才将莲花抬走了,引磬亦不见了。 第二天早上发生了一件怪事,那施主家中畜养的一只驴子,随大便竟然排出了一个引磬来。家里的人便将此事通知母女二人,她们也感到奇怪, 就到驴房查看,认出那个引磬是属于老修行的,她们更加大惑不解了,立刻将引磬洗涤乾净,跑去送还给老修行。 老修行知道那个失去的引磬竟然从驴的肚子里排出来,在查看那件棉袄的衣角原来缝藏了四个元宝,他就明白一切了。心想:「真险了,昨夜我如果坐上大莲花被那些人接去了,今天我便入了驴胎变成她们家中的小驴子来还债了。」他叹了一口气,随口就说出四句偈:「一件衲衣一层皮,四个元宝四只蹄,若非老僧定力够,几作驴儿被他骑。」所以说修行人,若不用功了道,便要偿还檀越的信施了。这位老修行的公案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所以我们学佛办道的人,对施主供养的东西,千万不要糟蹋。当受用施主供品时,要生惭愧心和为施主迴向,这样才能减低我们的罪过。如果我们把常住的东西或钱财不如法的使用,那么果报可不得了,会招致三途恶报的,所以出家人若不了道是后果堪虑的。 那么我们现在的出家人啊!就是还未了道,都要清楚觉察自己是正在用功办道,还是正在做背道而驰的事呢,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虽然你现在还未了道,只要常怀惭愧心,生死心切的勇猛精进真参实究,终有一天你能了道的。若能如此真实的用功,施主的供养你便可以消受了。如果你一点羞耻惭愧心都没有,终日活在慌慌疑疑之中,那么就信施难消了,将来就要随业受报,偿还宿债,永嘉禅师说:「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夙债。」所以出家人对因果问题千万要注意,不能随便的。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欢喜心扫塔礼塔之殊胜功德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八十二)大慧,若有沙门、婆罗门,欲令无种、有种因果现,及事时住,缘阴、界、入生住,或言生已灭
- 共读楞伽开示(五十四)云何名为藏?云何意及识?云何生与灭?云何见已还?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六十六)如是,大慧,转识、藏识、真相若异者,藏识非因;若不异者,转识灭,藏识亦应灭,而自真相实不灭
- 随缘度日和事业追求是不是矛盾
- 共读楞伽开示(五十六)云何建立相,及与非我义?云何无众生?云何世俗说?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七十七)大慧,此是过去、未来、现在诸如来应供等正觉,性自性第一义心。以性自性第一义心,成就如来世间、出世间
- 净慧老和尚:这些都和人的寿命长短有直接关系
- 金色僧人代受刀灾,父母由此深信佛法
-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二十二)彼业悉无有,自心所摄离,所摄无所摄,与彼波浪同。
- 随机阅读
-
- 地藏菩萨最初是怎么发心的
- 共读楞伽开示(六十一)云何不生灭,世如虚空华?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三十四)明句非明句、神通句非神通句。虚空句非虚空句。云句非云句。工巧伎术明处句、非工巧伎术明处句。风句非风句
- 共读楞伽开示(九)初销颠倒想说空如来藏
- 一辈子造罪业,为何临终十念就能往生
- 净慧老和尚:我们修行的时候,是选择禅宗还是jing土宗?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二十三)我今当显示,次第建立句。佛子善谛听,此上百八句,如诸佛所说。
-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二十四)受用建立身,是众生现识,于彼现诸业,譬如水波浪。
- 求地藏菩萨满愿快,是什么原因呢
- 共读楞伽开示(八十四)善逝般涅槃,谁当持正法?天师住久如?正法几时住?
-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二十三)【注释】彼业悉无有,自心所摄离,所摄无所摄,与彼波浪同。
- 别忘了!除了上香和供花,这些方法也可以供养三宝!
- 佛法四种层次的「信」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二十一)云何为众僧?佛子如是问?箜篌腰鼓华,刹土离光明?心地者有七,所问皆如实?此及余众多,佛子所应问?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七十一)【诠论】大慧,外道说流注生因,非眼、识、色、明集会而生;更有异因。
- 共读楞伽开示(五十六)云何建立相,及与非我义?云何无众生?云何世俗说?
- 阿弥陀佛十种力的威德
- 共读楞伽开示(十九)成自性 圆成实性
- 原来我心里最大的不满,竟然是因为她
- 净慧老和尚:我们修行的时候,是选择禅宗还是jing土宗?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