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成自然
有这么一个笑话:说有一位技艺很好的习惯厨师,经常被人请去帮做酒席。成自这位厨师有个好佔便宜的习惯习惯,总是成自趁主人不注意就悄悄割一块肉装进衣兜带回家。有一天他自己家里办酒席,习惯他又是成自趁人不注意悄悄装一块肉进衣兜。恰好被他老婆发现,习惯他老婆大喝一声:「你在干什么」,成自他一愣才回过神来,习惯嘿嘿笑着说:「没办法,成自拿习惯了!习惯」 习惯,成自在佛教里面被称为习气、习惯业习、成自业障(引发于身语意一切造作,习惯而对智慧福报乃至解脱等各方面起障碍作用)。佛法给「业」的定义就是「薰习成性」。业分善业、恶业、无记业(相当于愚癡)、净业这么四种。凡夫宥于前三种业,而轮迴不止苦恼不已。只有净业不会产生任何障碍,所以「专修净业」者方可出离生死轮迴。 这里说的习惯就是前三种业。有句话叫做「习惯成自然「,因为习惯了也就自然了,自然了也就没感觉了、不会警觉了、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了,这才是最可怕的。一个虚伪习惯了的人根本就没觉得自己虚伪,一个肮髒习惯了的人说不定还会对乾净产生反感,乃至思维模式、说话方式、做事态度等等,从微观到宏观,鉅细靡遗,只要形成了习惯就很难改正。甚至不要说改正,连发现其中有什么不妥都很难。这样就产生了循环,尤其是恶性循环。 「循环」就是「轮迴」的另一个说法。恶性循环的时间越长,各种弊端和苦痛就越多。而弊端和苦痛如果再被作为「正常现象」而成为循环作用的添加剂,则又加重了循环的沉重度。从这里切入,你会发现生活中凡是善于跳出固有思维模式考虑问题的人、善于摒弃死板框架去做设计的人、善于另闢蹊径以独到眼光看待世界面对生活的人,那一定是永远充满朝气、生机盎然、创新无限的智慧者和洒脱「大仙「!这个智慧洒脱的状态,就是突破轮迴苦恼的源泉。 如果把这个状态埋没了泯灭了,那就永远待在轮迴当中,不要说发现轮迴有什么不妥,甚至还会巴心巴肝的喜欢上轮迴了呢!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吾见散乱艳喜,愚癡特迦大事已办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二十)必见圆满,何处和明?若明圆满,不合见和。见必异明,杂则失彼,性、明名字,杂失明、性,和明非义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六十五)【讲义】阿难,汝性沉沦,不悟汝之见、闻、觉、知,本如来藏,汝当观此:见、闻、觉、知,为生为灭?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六十一)【讲义】阿难,见觉无知,因色空有。如汝今者,在祇陀林,朝明夕昏;设居中宵,白月则光,黑月便暗,则明暗等
- 了解因果的道理,一切都能操之在己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五十六)【讲义】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一十三)一病目人,同彼一国,彼见圆影,眚妄所生。此众同分,所见不祥,同见业中,瘴恶所起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九十二)阿难,吾复问汝:诸世间人说:‘我能见’,云何名见?云何不见?阿难言:世人因于日、月、灯光,见种种相
- 度四流者为作桥樑,趣彼岸者为作船筏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四十)【讲义】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发明
- 随机阅读
-
- 遇到的处境常让我对念佛感到灰心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四十五)【讲义】若和合者,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五十五)【讲义】汝宛不知: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四十四)【讲义】阿难,如汝所言: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
- 住寺院应注意哪些问题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五十六)【讲义】[午二就喻详辨] 阿难!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离空水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三十)【义贯】如第二月,非体、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观捏所成故。诸有智者不应说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离见、非见
- 共读楞严开示(九十五)“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
- 「大乘善根界」与「二乘种不生」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三十九)【义贯】若因法生,世间诸法不离五尘,汝观色法及诸声法、香法、味法、及与触法,相状分明,以对五根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一十九)若明和者,且汝观明,当明现前,何处杂见?见相可辨,杂何形像,若非见者,云何见明?若即见者,云何见见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六十八)【讲义】此识了知,为生于见?为生于相?为生虚空?为无所因,突然而出
- 彻底斩断娑婆想和发愿来生矛盾吗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三十一)【义贯】若生于声,识因声有,则不关闻。无闻则亡声相所在。识从声生;许声因闻而有声相;闻应闻识!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四十四)【讲义】阿难,如汝所言: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七十九)【讲义】阿难!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劳。其人若病,则有苦味。无病之人,微有甜触
- 生日应当诵经礼忏修诸福事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二十九)【义贯】若因色生,空无色时,汝识应灭,云何识知是虚空性?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汝识不迁,界从何立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五十六)【讲义】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三十七)【义贯】佛言:汝今又言觉非和合。吾复问汝:此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和?为非暗和?为非通和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