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问答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47>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47>

1、楞严《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讲题:《大佛顶首楞严经》。经第主讲:慧律法师主讲。套番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楞严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47>

2、经第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套番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楞严494页中间,经第经文【复次,套番阿难,楞严此见又复缘明有见缘空有见阿难,经第若缘空有,套番应不见塞;若缘塞有,楞严应不见空;如是经第乃至缘明、缘暗,套番同于空、塞注释:【此见又复缘明有见】:[缘],在此也是当及物动词,义为:以……为缘此言:这个见性是以明相为缘而有能见之性吗。

3、上面的[因],是主要的条件,此处的[缘],是次要的条件然而因与缘必须都具足、和合,才能令法生起。这一段经文,跟前面那一段经文就差很多,你要对照一下,诸位先翻开492页,先对照经文,说:【佛言:汝言[因缘],吾复问汝:汝今因见,见性现前,有了见性,所以见性现前。此见为复因明有见在这里注意那个[因]字,这一段都是一个[因]因塞有见。阿难,若因明有,应不见暗;如因暗有,应不见明;如是乃至因空、因塞那么,翻过来这一段,就是用[缘]字:【复次,阿难,此见又复缘明有见。

4、用这个[缘]字:缘暗有见缘塞有见。阿难,若缘空有,应不见塞;若缘塞有,应不见空;如是乃至缘明、缘暗,同于空、塞义贯:佛言:[复次,阿难,此]能[见]之性[又复]为[缘]于[明]相,意思就是,以明相为其生起之缘,这样看,看不太来,这生起[见性]之缘,那就是说:喔。

5、原来用明相为生起见性之缘。就是假设说:见性借着明相之缘才存在的话,这一句就是这个意思。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47>

1、而[有]能[见]之功能呢。还是[缘]于[暗]相,以暗相为其生起之缘,而[有]能[见]之功能。还是[缘]于[空]相,以空相为其生起之缘,而[有]能[见]之功能。

2、还是[缘]于[塞]相,以塞相为其生起之缘,而[有]能[见]之功能。[阿难,若]见性是[缘]于[空]相,以空相为其生起之缘,而[有]能见之功的话,则当空相之生缘灭去时,见性应跟着缘灭而灭;生起之缘没有了,灭掉的时候,所以,这个生缘就是生起之缘。当这个空相的生起之缘灭去的时候,那么见性应跟着缘灭而灭去,因为它是借重明相才存在的;或者是借重空相才存在的。

3、若见性随缘灭而灭,这个灭就是不复存在了。就是见性如果随着缘灭而失去了见性,就是这个意思。则当塞相现前时,因为见性已经没有,不存在了,灭就是已不复存在了。以见性已灭,[应不]再能[见塞]相,然而事实不然,今于空相灭去,塞相生起之时,仍然见塞;说:空来见空,塞来见塞,见性无关于空、塞。

4、由此知能见之性并未随空相之缘灭去而灭去——因而可知、空相实非见性生起之缘。这里的空相是虚空的意思。故见性非缘空而有。[若]见性是[缘]于[塞]相而[有],这个塞是对空若见性是缘于塞相而有,以塞相为生起见性之缘而存在,就是在塞相才能见性的话,则塞相之生缘灭去时候,见性应随之而灭;见性既随塞缘而灭,则空相现前时,[应不]再能[见空]相,其理同前,[如是乃至]说见性是[缘]于[明]相、或[缘]于[暗]相,以暗相为生缘,凡此,皆[同于]以[空]相、[塞]相为生缘一样,是不能成立的。

5、因此可知,见性非是以所见之空或者是塞相、明暗等相为主因。主因就是:为主要生起见性之因,意思就是说:见性无关于明、暗、空、塞,这些空、塞、明、暗,不是生起见性的主因,或助缘而生它是独立存在的,见性独立存在,无关于虚空,无关于塞相,无关于明相,无关于暗相,叫做迥脱根尘,灵光独耀,就是这个意思。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