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楞严开示(四十七)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1、共读共读楞严开示,楞严四十七,开示与大比丘众,大比千二百五十人俱。丘众千百楞严经讲义是人俱圆瑛法师编写的,楞严经义贯成观法师编写的共读,这两部开示是楞严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开示欢迎各位有学之士,大比有修之仁者,丘众千百各位高僧大德,人俱开悟见性的共读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楞严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开示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 2、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经文:【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讲义原文:【此第六众成就,上先明五义证信,此引众证信。 3、与者共也,结集者,谓如是之法,非我独闻,乃共一千二百五十人,俱在同闻也;并有无量辟支,恒沙菩萨,亦所共闻,具足六种成就,证明是法可信。大比丘,大具三义:谓大、多、胜。 4、大者拣非小德,天王大人,所敬仰故;多者拣非寡解,内外典籍,无不博通故;胜者拣非劣器,超出九十六种外道故【此第六众成就,】世尊讲经说法,当然一定要有听众,这些听众可不是一般的听众。【上先明五义证信,此引众证信。 5、】五义:信、闻、时、主、处。这一本经,《楞严经》不是杜撰的,还有参与的大比丘众,缘觉众、菩萨众都有,可以证明《楞严经》是可信度的,不是杜撰的。【与者共也,结集者,谓如是之法,非我独闻,乃共一千二百五十人,俱在同闻也;并有无量辟支,】就是辟支佛了。【恒沙菩萨,亦所共闻,具足六种成就,证明是法可信。 1、】所以,《楞严经》不是伪经,是真正一部佛所讲的经典,而且是特重要的经。【大比丘,“大”具三义:谓大、多、胜。】或者是大或者是多,“大”是什么意思呢。 2、【大者】就是大德,[拣非小德,]就不是一般小德了。【天王大人,所敬仰故;】【多者拣非寡解,内外典籍,】什么叫内外典籍呢。 3、内典、外籍,就是佛法、就是世出世间法统统通达,叫做内外典籍。【无不博通故;】【胜者拣非劣器,超出九十六种外道故。】九十六种外道,因为外道是心外求法,所以,永远不能成佛。 4、所以,在律学里面讲:很差、最差最差、最没有修行的比丘,都比外道来得强上百千万倍外道不讲缘起法。佛门最差最差、最没修行的比丘,都知道佛陀讲的是缘起法,单单这一个观念,就超越一切外道。意思是说:佛门最差的比丘,都比外道殊胜百千万亿倍。因为最差的比丘,有一天,回光返照,好好修行,也能成就佛道;外道是永远没有办法,因为他一开始就走错路了。 5、因此,我们要礼敬僧宝、要赞叹僧宝。但是,我们僧宝、出家众,要自己检视自己的行为,要洁身自爱,不能期盼别人一直供养我、别人来赞叹我,而我自己不修行,那不可以的。就修行来说,选择也很重要,因为一旦走错路即使再努力也难成正果。评论区聊一聊吧。共读楞严开示
四十七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修行人要把人我是非捨掉
- 绍云老和尚:我们无量劫来,都是堕三途的时间多,在人道的时间很少
- 盖洛普优势丨想得多做得少的人,如何在职场充分发挥优势?
- 盖洛普优势丨如何迅速看懂盖洛普优势报告?
- 因小拂逆便生瞋恚,岂非自小其量
- 爱是相互的,即要欣赏也要成全。
- 第二渐次这里明心见性
- 绍云老和尚: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世间粗人所不能见
- 远离虚妄的感觉,依止心中的愿力
- 法相宗 适合高级知识分子的法门
- 没有恒心,难以成事
- 界诠法师怒批居士穿衣乱象:俗人应与僧有异,不要穿混淆!
- 金色僧人代受刀灾,父母由此深信佛法
- 第二渐次这里明心见性
- 绍云老和尚∶ 慧持法师从东晋入定到北宋 一定就是八百年
- 界诠法师:现在佛门有假修行,临终造假舍利的现象!
- 龙树菩萨的故事
- 界诠法师:不少出家师父,被居士聊着聊着就拖下水了
- 绍云老和尚: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世间粗人所不能见
- 界诠法师怒批居士穿衣乱象:俗人应与僧有异,不要穿混淆!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