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小拂逆便生瞋恚,岂非自小其量
【原文】 我若因小拂逆,拂逆便生瞋恚。便生岂非自小其量,瞋恚自丧其德。岂非其量虽具佛心理体,拂逆其起心动念,便生全属凡情用事。瞋恚认妄为真,岂非其量将奴作主。拂逆如是便生思之,甚可惭愧。瞋恚若于平时,岂非其量常作是拂逆想。则心量广大,便生无所不容。瞋恚物我同观,不见彼此。 逆来尚能顺受,况小不如意,便生瞋恚乎哉。愚癡者,非谓全无知识也。乃指世人于善恶境缘,不知皆是宿业所招,现行所感。妄谓无有因果报应,及前生后世等。一切众生,无有慧目。不是执断,便是执常。 示净土法门及对治瞋恚等义 【如诚法师译文】 我如果因为小小的违逆,就生瞋恚。岂不是自己缩小自己的心量,自己丧失自己的功德。虽然具足佛心理体,而起心动念,全是凡夫情执作用办事。 认妄境为真实,将奴仆作主人。如是想来,实在惭愧。如果在平时,常常作如是想。那么心量广大,无所不容。万物与自我同等看待,不见彼此分别。 逆境来尚且能够顺受,何况小小的不如意,就生起瞋恚呢?愚癡不是说完全没有知识。是指世人对于善恶境缘,不知这都是宿世恶业所招,现世行为所感。错妄认为没有因果报应,以及前生后世等。一切众生,没有智慧之眼。不是执着断见,就是执着常见。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所有的身心世界都是无常变化的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一十七)【讲义】阿难!又汝所明,鼻香为缘,生于鼻识。
- 共读楞严开示5——二十五圣,于二十五法,各证圆通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一十五)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
- 禅宗五家七宗——云门宗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零四)“我今示汝兜罗棉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阿难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难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二十一)【讲义】[未三破因空生]破除因虚空而生识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零五)【义贯】阿难,汝又嗅此炉中旃檀,此香若复然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
- 全佛是心,心外无有佛为心所念
-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金刚经》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
- 随机阅读
-
- 我们什么时候因为别人而改变过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九十三)是故阿难,汝今当知:见明之时,见非是明;见暗之时,见非是暗;见空之时,见非是空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九十八)云何名为别业妄见?阿难!如世间人,目有赤眚,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重叠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五十六)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
- 【图】虚云老和尚120年的传奇人生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五十五)【讲义】巳四行阴(分三)午初举喻合法 二就喻详辨 三结妄归真今初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六十六)汝应于此分别自他,今吾将汝择于见中谁是我体?谁为物象?阿难,极汝见源,从日月宫,是物非汝
- 共读楞严开示(七十三)阿阇黎此云轨范师,堪为人师范故,共有五种
- 畜生道众生能直接超度往生净土吗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一十六)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今汝推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
- 共读楞严开示(三十九)我闻;即闻成就。我之一字,有四种不同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五十六)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
- 九十岁老母亲往生纪实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一十九)【讲义】阿难!又汝所明,舌味为缘,生于舌识。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一十)阿难言:“我尝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 共读楞严开示(三十六)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 这个就是参禅下手的窍门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三十二)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一十七)【讲义】阿难!又汝所明,鼻香为缘,生于鼻识。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四十八)佛言: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