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基础

《楞严经》第十六套:?25>五十种阴魔

《楞严经》第十六套:?25>五十种阴魔

1、楞严《楞严经》第十六套:。经第25>五十种阴魔。套>

《楞严经》第十六套:?25>五十种阴魔

2、种阴讲题:《大佛顶首楞严经》。楞严主讲:慧律法师主讲。经第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套>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种阴

3、楞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经第【《正脉》问:此与佛说,套>山河化为无上知觉。种阴答:今详内所明,楞严见、经第相二分,套>本惟一心,迷之为二,故妄见无情,不通知觉,大悟复归一心,则通一知觉,】所以情与无情这个解释不是说:情跟无情,统统可以成佛,这个是大错特错。是成佛以后,了解情跟无情,唯是一心,统统在如来藏性里面,不分有情跟无情,是大悟的心,不分内、外,同一个觉性,叫做情与无情。

4、是这样解释的。【更无外物,非谓各各有知,】并不是说我有知植物也有知,那就变成植物也知道你的心啰。我们有心,那植物也有个心啰。

5、同他心量也。他就是别人,那么跟有情的一样,你有知,我也有知;那么变成树木有知,树木有知,又变成另外一颗心了,那这讲不通的。【今以无情有知,生胜解者,是人则堕,谬计无情有知,实本无知,故曰知无知执。

《楞严经》第十六套:?25>五十种阴魔

1、婆吒、霰尼二外道名;婆吒,《名义集》云:跋阇,】就是婆吒,翻译的字不一样而已啦。所以这个“跋阇”,“跋阇”就是婆吒,只是音,字不一样,音是相同的,说:婆吒,跋阇,其实这二个字是一样的。【此云避去,《善见律》云:初为牧童,毗舍离王,未登位时,】与毘舍离王【共同游戏】这童子被王所蹋。【父母曰:汝应避去。

2、霰尼或云先尼,此翻有军,立名之意未详。】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印度那个时候含义,那么到了我们汉地来。

3、那么【执一切觉者:】就是外道。【二外道执一切有情无情,皆有知觉,此计遍知,竟同于彼,故曰成其伴侣】。出名警觉】经文:【是名第四,计圆知心,成虚谬果,违远圆通】什么叫“生倒知种”呢。以无情无知为有知,当然就是倒知啊,这个文字很简单,就了解了,把无情当做是有知,当然是倒知,要有情才有知嘛。

4、现在不是了,生倒知种,倒过来讲了,颠倒讲了,所以以无情无知为有知,叫做“倒知种”。【是名第四,计圆遍一切有知为因心,成虚无谬误之果,则违远圆通之因地心,迷背涅槃之果地觉,生倒知种;以无情无知为有知。问:世有依草附木,以显灵异,讵非有知耶。

5、答:是能依能附之精灵有知,非彼无情之草木有知也。四知无知执竟。】讲得太好了,讲得太好了。行尽识现】经文:【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1514页:【此第五生无生执谬解成咎】经文:【若于圆融,根互用中,已得随顺,便于圆化,一切发生,求火光明,乐水清净,爱风周流,观尘成就,各各崇事,以此群尘,发作本因,立常住解诸迦叶波。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