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34>
1、楞严《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经第七处征心,套破讲题:《大佛顶首楞严经》。妄识无处破妄识无处,处征七处征心主讲:慧律法师主讲。心> 2、楞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经第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套破 3、妄识无处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翻开《义贯》218页,处征218页破计心在中间,心>我们今天要讲到破所执七处皆非,楞严也就是经第方便说七处征心,要讲一个段落,套破明天把圆瑛法师的《楞严经讲义》带来,还有那一本《表解》。破计心在中间。经文:【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 4、’如我思惟: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今相知故”】这个一般没有注解,或者是文言文,自己来看相当辛苦的我们看注释。[法王子]:法王之子,以佛为法王,菩萨为佛之真子,那么,这个真子他的重点在哪儿呢。他的重点在发菩提心,说:发菩提心即成等正觉。因此,我们念念,为佛的真子,不可以忘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时时刻刻想要利益众生;时时刻刻想要帮忙众生。 5、所以,菩萨为佛的真子,菩萨怎么来。就是发菩提心来的,我们不能说只有行善,而忘失了菩提心,这是不行的。 1、行善最多只能生天,发菩提心才能成佛。所以称为法王子。[实相]:是真实之相。 2、诸法真实之相乃一相,这个一相就叫做性相一如,讲性,毕竟空;讲相,万德庄严,无相无不相,所以,性相一如就是实相。非二相,非种种相,因为相当体即空。 3、乃至非有相。非有相就是说:不能讲它有相,因为它是缘起的、是空性的,它只是短暂,生灭无常、幻灭的东西,乃至非有相。亦非无相,也不能说它是无相,因为缘起它就是存在;真心它就是存在,真心是有体的。所以,你站在本体界来讲,不能讲有相;站在缘起的角度来讲,不能讲无相。 4、此为一真之相。修学佛道;把笔放下来,修学佛道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次第性,然后,会归到现前当下一念。你要修学佛道,你一定要了解,什么叫做彻底的否定。也就是你看任何的相,都知道它当体即空。 5、所以,第一个步骤,要先彻底的否定,就是你的内心不可以执着任何的相,这是第一个步骤,叫做彻底否定。第二个步骤,叫做彻底肯定,也就是我们真心是有体的,存在这一颗清净心、般若的智慧心,它是一直存在的,只是我们没有开展出来而已,一直存在的。第三个步骤,彻底否定、彻底肯定以后,回归当下这一念,回归当下这一念。为什么要回归当下这一念呢。《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
七处征心?34>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