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口是心非
「不可口是口心心非」。 「不可」就是口心禁止,不可以。口心「口是口心心非」就是:口上说的一回事,跟你心里想的口心一回事不一样,心口不一。口心口头上对人家赞成,口心心理上是口心不赞成的。口,口心主管的口心是出入,饮食经过口到身体里面去,口心滋养我们的口心身体。但语言也是口心从口里发出去的,既然饮食滋养身体,口心那语言应该滋养我们的口心心,所以心口一致才好。不然的话,你内心充满狡诈之心,纯粹用机心来行事。这样,你没有得到口业的功德,首先就得到了口业的过失。这对口的辜负就很多了。 嘴巴不能思惟,但是我们的心能思惟,所以口是受心所指挥的。你说一个假话,这是口里说出来的;但是你说出这个假话欺骗他人的动力,是你的心。这个假话是由于你有假心,有机诈之心。所以人在待人接物的时候不能表里如一,其过失虽然是口里表达出来的,但它的责任主体还是这个心。为什么儒家的修心养性,一定要从「内圣」做起?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真诚心是要在格除物慾、开发智慧后,你才能心地光明。 所以一个人、一个君子,一定要有真诚心。没有一个修行,人的心都是:与生俱来都有狡诈的一面、自欺欺人的一面。所以这个心,不把它料理成一个正直的、诚实的状态,他的口业一定是翻云覆雨的。「覆雨翻云」,一下这样说,一下那样说。现在大家感到比较痛苦的事,就是人和人之间丧失了起码的信任。 你听一个人说话,你很难知道他有几句真话。他有时候说假话,说得比真的还像真的。但实际上你过一段时间一看,都是假话。说假话,已经成了他的第二天性。出口就是假话,现在到了这个程度,假冒伪劣。一个不诚实的人,就严重地障蔽了他的光明正大的心、他的智慧的心。于是都讲假话,不讲假话就办不了事。大家都在讲假话,你骗我,我骗你,相互都在伤害对方。 所以我们现在一定要用圣人的教化,要反求其本。「反求其本」,要有一颗真诚的心,我们发出的语言才跟我们的心相应。如果你讲假话,特别是碰到什么事情,你要赌咒,赌一个假咒,那你的后果就很严重了。你这个口是心非,今生不报,也一定在来生要报。你轻易答应的事情,你不去兑现,一定会遭到他人的怨恨。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忍之久而纯,耐之久而熟
- 《楞严经》第十三套:?21>道场加行(四种清净明诲)
- 《楞严经》第十六套:?19>五十种阴魔
- 《楞严经》第十套:说三摩修法令从耳根一门深入
- 名号怎么念才能摄住妄想心
- 《楞严经》第十五套:?3>十习因、六交报、七趣轮回
- 《楞严经》第十六套:?3>五十种阴魔
- 《楞严经》第十六套:?5>五十种阴魔
- 「厚德载物」如何理解
- 《楞严经》第十二套:?5>说三摩中 二十五圣圆通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 《楞严经》第十六套:?52>(五十种阴魔)慧律法师主讲
- 《楞严经》第十六套:?8>五十种阴魔
- 如何看待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 《楞严经》第八套:七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6>
- 《楞严经》第十六套:?46>(五十种阴魔)慧律法师主讲
- 《楞严经》第十五套:?4>十习因、六交报、七趣轮回
- 广置义田的顾正心
- 《楞严经》第十五套:?11>十习因、六交报、七趣轮回
- 《楞严经》第十六套:?6>五十种阴魔
- 《楞严经》第十三套:?12>道场加行(四种清净明诲)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