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文化

《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30>

《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

1、楞严《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经第七处征心,套破讲题:《大佛顶首楞严经》。妄识无处破妄识无处,处征七处征心主讲:慧律法师主讲。心>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楞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经第

《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30>

2、套破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妄识无处《义贯》151页,处征请合掌,心>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楞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经第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套破我们为了利益更多的众生,不厌其烦的,再一次的用白话文来解释,也就是希望上、中、下的根器,都能契入楞严大法,得首楞严大定,得究竟解脱。151页,《义贯》2。

3、破计心在身外。经文:【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

4、是义必明,将无所惑”】。注释:[稽首]:是九拜中的至敬之礼,为头至地之礼,略同于佛教的顶礼,所以借用以为顶礼之义。但是,事实上,佛陀当时在世的时候,只有蹲一脚;我们佛教来到中国,都像大臣向皇上的礼拜。因此,我们中国的顶礼,已经不同于佛陀在世的顶礼,因为佛陀在世只有跪一脚;我们中国跪两脚,所以九拜出于《周礼》,兹条释于后:一、稽首——为九拜中最敬之拜;拜的时候头至地,多时方起,多时就是要停留一点时间。

5、所以,顶礼上人或者是自己的恩师,拜下去,稍微停一下下,然后再起来,这个就是一个礼貌;有的人不晓得在赶什么,趴下去马上又站起来,这个就是不懂得顶礼的礼节。稽就是稽留之义,

七处征心?30>

1、要稍微一点点时间;但是,也不要说像小朋友拜下去睡着了小朋友来,拜一下师父。拜下去此为臣拜君之礼。

2、二、叫做顿首——为九拜中次重之礼。拜时也是头至地,但是头一触地就起来,所以称为“顿”,顿就是顿时,俗称为叩头者就是这个礼貌、礼节。三、叫做空首——空首就是跪而拜,头只有到手,头不触到地。四、叫做振动——也就是鞠躬加拱手,也就是所谓“打躬作揖”。

3、中国人最多的礼节就是这个,稍微弯个腰,手作个揖,拱手:你好,你好就是这样子。五、吉拜——丧礼中,服齐ī衰ī者,孝服的一种,向宾客礼拜的时候,拜而后稽颡ǎ,稽颡就是,额头到地面,以其拜与顿首相近,所以称为吉拜。

4、六、叫做凶拜——就是丧礼当中,稽颡而后拜,是服三年丧服者之礼。我们现在没有人在实施这个凶拜了七、叫做奇拜——单腿跪拜。只有一只脚。八、叫做襃拜——“襃”ā也就是“褒”的其俗字。

5、襃者报也,襃者就是报也,襃拜也就是报拜,向某人报告,报拜就是报告的拜,也就是说再拜,亦是持节而拜。这个“节”就是使臣所持的信物,你看这个电视剧,都是手中持着那个信物:臣启禀大王。所以,看这个连续剧也有好处,才知道古时候人的生活、皇宫或者是礼节,有时候,这个也有好处;要不然,我们真的没看过,皇宫里面到底礼节是什么。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