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此六字洪名,乃一切佛法行门之总持陀罗尼
疏文 举名者,字洪总持佛有无量德,名乃门今但四字名号,切佛足以该之。法行以弥陀即是陀罗全体一心,心包众德,字洪总持常乐我净,名乃门本觉始觉,切佛真如佛性,法行菩提涅槃,陀罗百千万名,字洪总持皆此一名,名乃门摄无不尽。切佛专持者,法行众生学佛,陀罗亦有无量行法,今但持名一法,足以该之,以持名即是持此一心,心该百行,四谛六度,乃至八万四千恆沙微尘一切行门,摄无不尽,故名守约。 莲祖于此疏文开显持名之不可思议功德,直将阿弥陀佛因地建立「以名号度众生」之衷怀,彻底圆彰,若非深得佛心,具无碍辩,何克臻此。 此段精妙开示意谓,阿弥陀佛成就无量无边功德,诚如《华严经》所示:「剎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功德。」然阿弥陀佛之无量功德,诸如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诸威神愿力、慈悲光明等,今但阿弥陀佛四字名号(或六字洪名),具足该摄,无欠无余。 何以故?以阿弥陀佛(光寿交融,寂照不二),全体即是当人灵知灵觉本具之一心。此有二重法义: 一者阿弥陀佛即是全体一心,以阿弥陀佛称性发愿,愿行相资,福慧圆满,得以复归本源究竟觉体。 二者阿弥陀佛四字名号,即是全体一心。以阿弥陀佛名号内具二义,一是实相身(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二是为物身(内具拯济群生之悲愿功德)。阿弥陀佛举此功德体作弥陀名号,故四字在我心中,明明历历,迥然独照,四字之外无我心,我心之外无四字,即心即佛,心佛一如。 众生本有心性,具足无量无漏性功德,亦受无量名。此疏文略述四种功德名称: 一者常乐我净。不为三际迁流曰常,超越苦乐对待曰乐,具八自在我曰我,离无明烦惑曰净。在凡夫分上,称为性具涅槃四德。在诸佛分上,名为果证涅槃四德。 二者本觉始觉。本觉义者,心体离念,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本来妙明义)。始觉义者,依本觉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方始出缠义)。 三者真如佛性。真如者,谓心性不生不灭,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不可言说,故名真如。佛性者,离四句绝百非,超情离见曰佛性。 四者菩提涅槃。诸佛所得之智曰菩提(如如智),诸佛所证之理曰涅槃(如如理)。证知性德果觉百千万名,皆由此一阿弥陀佛四字名号,摄无不尽,一名具一切名,一切名入一名,名字法界,妙德难思。 又就行门而论,众生学佛,亦有无量行法。今但持名一法,具足该摄一切行法,举一真法界体作弥陀名号,是故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是持此一心。心性具足世出世间一切善法,四谛(苦、集、灭、道)、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乃至八万四千恆河沙微尘数一切行门,摄无不尽。所谓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出;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 吾人信解此六字洪名,乃一切大小乘佛法行门之总持陀罗尼,自应死尽偷心,一门深入,矻矻(kū,勤奋)称名,尽形寿乃至尽未来际,不换题目。诚如彻祖偈云:「一声佛号一声心,法藏门开深复深。万论千经都话尽,分明题目只而今。」冀诸同仁,固守如是持名之简约法门,捷登莲邦,速成佛果。何幸如之!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吾见散乱艳喜,愚癡特迦大事已办
- 如果你做过盖洛普测试,强烈建议你做这件事!
- 如何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解决问题?
- 妙莲老和尚:包糖果的纸,有甜渍黏在纸上,手沾到了,他都不敢用舌头舔一舔喔!
- 修行人应该怎么面对是非
- 妙善禅师:一生行医救人、慈悲为怀、站着示寂,被称金山活佛
- 大S去世!世事无常,别再等待,请争分夺秒做你想做的事
- 妙莲老和尚:要吃二三十年素,才能把浑身的骨髓换掉,完全换一个素身
- 慧远大师示现的三个修行特点
- 古人说:相由心生,行随心变。
- 妙善禅师:一生行医救人、慈悲为怀、站着示寂,被称金山活佛
- 只要你足够主动,一切知识都能为你所用!
- 一门深入专修,不要夹杂
- 如来藏的因果律自性原理——修心的重要
- 天因法师 :在寺院当义工,接受寺院所送物品是否犯戒?
- 如何不觅根头意?空看枝边木叶黄。
- 这个就是参禅下手的窍门
- 圣地的旷世奇缘 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
- 如诚长老:功夫上去了,气脉就通了,冬暖夏凉
- 如何快速读懂楞严经?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