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教经典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二十五)尔时大慧菩萨复说偈言:大海波浪性,鼓跃可分别;藏与业如是,何故不觉知?

共读楞伽开示

1、共读鼓跃故共读楞伽开示,楞伽浪性二百二十五,开示可分尔时大慧菩萨复说偈言:大海波浪性,百尔别藏鼓跃可分别;藏与业如是时大萨复说偈,何故不觉知。慧菩海波楞伽经义贯是言大业何由成观法师编纂的,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觉知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共读鼓跃故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二十五)尔时大慧菩萨复说偈言:大海波浪性,鼓跃可分别;藏与业如是,何故不觉知?

2、楞伽浪性欢迎各位有学之士,开示可分有修之仁者,百尔别藏各位高僧大德,时大萨复说偈开悟见性的慧菩海波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言大业何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

3、看《楞伽经》你说记不住,其实没有人能记住。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两件事,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经文:【尔时大慧菩萨复说偈言:大海波浪性,鼓跃可分别;藏与业如是,何故不觉知尔时大慧菩萨又这么说了,用偈诵来说,说:大海中所起的这个波浪,这个性质啊,是依水而鼓动前进,可分别,是一般人用肉眼就看得很清楚了。

4、鼓跃可分别,就是依水鼓跃前进,一般人用肉眼就看得很清楚,分别,就是分别看得,见之,后面补两个字,看得很清楚,就是,分别见之,说:依水鼓动前进,一般人用肉眼就分别,可以看得很清楚。但是呢,底下就但了,但是,这个第八意识的藏识与前七识的业识,前七识在造业,叫做业识,因为它能所不断,所以称为业识,储存在第八意识,所以这个藏识就是含藏种种的业识藏识就是含藏种种业所造的叫做业识,所以第八藏识与前七的业识,也如是的分明,意思就是:有修证的大菩萨,都能理解跟体会,以何缘故呢。

5、凡夫,补上两个字,为什么凡夫可以看到大海的波浪往前、前进,一般人用肉眼可以看得到,可是,凡夫咧,却不能觉知内心的大海,内心的藏识的大海跟波涛汹涌的大浪,它的关系呢。可以看到海水跟海浪的关系,却看不到内心的藏识的大海跟波涛汹涌的识浪,我们的内心里面完全失去掌控,而且不能觉知,意思就是:心的业,却毫不能觉知,以何缘故,补上:凡夫,那就看得清楚了,以何缘故,凡夫不能觉知内心的海与波浪,波涛汹涌的大浪,它们的关系呢。大海水跟大浪,我们很容易用肉眼就观察得到,而第八意识跟前七识的业识是什么缘故呢。而没有办法觉知内心的藏识的大海,与波涛汹涌的关系,与波涛汹涌的大浪,它的关系呢。

二百二十五尔时大慧菩萨复说偈言:大海波浪性,鼓跃可分别;藏与业如是,何故不觉知?

1、为什么心的业,却毫不觉知呢。说:何故不觉知,以何缘故凡夫不能觉知。整句的意思就是说:大海中之波浪之性质,是依水鼓跃前进,一般人用眼睛就可以看得很清楚的,分别见之,但是第八意识的藏识与前七的业识,也是这么的分明,大菩萨都能理解跟体悟凡夫不能觉知内心,这个藏识的大海与波浪大海的关系呢。

2、【注释】“鼓跃”:鼓动跃进。“藏与业如是”:“藏”。“业”,为转识,前七识;因为是第八识之业用,故,所以,称为前七识为“业”。

3、“如是”,是指第八识与前七识之间的关系,亦,也是,与,跟,水与波之间的关系一样。在唯识学更深一层,这里还是要附带,这一句对法师影响,很重要的,如果你在弘法,这一句不懂。八个识都有执着跟分别,而且生灭转动,八个识都有,那为什么分前五识、第六意识、第七意识、第八意识呢这句话,可就是非常的重点了,这是因为依功能才这样分,眼识,眼识有执着,眼识也有分别,也能够造境啊,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识,统统有执着、分别,粗糙跟微细而已,但是,唯识学讲的,为了更清楚地厘清,八个识的相的功能,因此依功能来分开来,才有办法讲说、讲解,前五识,因为对境,第六意识,依分别的功能,第七意识,依我、法二执,执着的功能,第八意识,有仓库的功能,这样来讲,这样来解说,才有一个完整的概念,要不然,每一识都可以执着,每一识都可以分别,每一识都会颠倒,每一识都是生灭,都空无自性,那怎么讲说呢。

4、没有办法讲说,所以,第八意识跟前七识,是非一,也是非异,说它同,也不对。【义贯】“尔时大慧菩萨复说偈言”:“大海”中之“波浪”的“性”质,是依水而“鼓跃”前进,此则人人“可”以肉眼“分别”见之。第八“藏”识“与”前七“业”识之间的关系,亦也是“如是”分明,大菩萨都可以理解跟体悟,是以“何”缘“故”,凡夫于海之跟波涛可以分明见之,而对于自己的心所现的这个业识却毫“不”能“觉知”咧。底下,世尊就一针见血地回答,哎呀,这个一语就道破所有的问题。

5、这段经文讲述了大慧菩萨通过比喻来解释第八识与前七识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凡夫为何无法觉知内心的这种关系。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