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派传承

《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22>

《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

1、楞严《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经第七处征心,套破讲题:《大佛顶首楞严经》。妄识无处破妄识无处,处征七处征心主讲:慧律法师主讲。心>

《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22>

2、楞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经第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套破

3、妄识无处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诸位。处征把这本收起来,心>翻开《义贯》119页,楞严如果文言文有一点艰涩、经第困难度,套破那么,看一下白话也不错;程度好的就当作是复习。

4、119页,中间经文:【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阿难顶礼。】“尔时”:就是那个时候。“舒金色臂”:“舒”。

5、“金色臂”,如来三十二大人相之一为“身黄金色,如紫磨金”,在《中阿含经》卷第十一:《三十二相经》第二——《大正藏》卷一,四九三页--四九四页,所以佛身金色,为佛世尊在大小乘经典中,皆如是金口亲说,并非神话,或今世学者所谓“神格化”。

七处征心?22>

1、为佛弟子,于佛亲言,应一心谛受,不应依于凡夫六根境界以判圣人境界,而妄生疑、不信。“三摩提”:又译为三摩地,中国古代又省译为“三昧”,而“三昧”一词虽是简便,却是错误的。三摩地义为等持,“等”为定慧均等,又称为等引或等至,为一切禅定修行最高成就的总名,也就是于一切禅定修习成就的时候,便得三摩地,但由于所修的法门不同,而有种种不同的三摩地,三昧,譬如说念佛三摩地、法华三摩地,般舟三昧、一行三昧、如幻三昧。什么叫做如幻。

2、就观一切法如幻缘起如幻,整部大藏经就是讲这四个字:缘起如幻。再讲更深一层的,也就是这个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是真的;再讲直接了当的,这个世间没有一种东西、没有一法,世出世法都一样,没有一法值得我们执着,值得我们这样伤心、痛苦、哭泣、烦恼;没有一种东西,值得让你起无明。为什么。本来无一物;这是站在体的角度讲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这一句是佛陀站在一切法性空、不可得的角度说。站在缘起的角度说:虽然存在,可是,是生灭,刹那生灭,是无常;站在缘起的角度说,缘生即成,缘灭即离,缘生就是无生;缘灭也没有灭,因为本来无生,现在不需要灭缘生当体即空为什么凡所有相。

4、因为凡所有相,都是因缘生,因缘生的东西,刹那生就会刹那灭。简单讲:如果你也认识这个世间,万法都是败坏之相,而这个世间,不值得一法让你苦恼、烦恼、执着,简单讲:什么事情都放得下缘起如幻嘛。

5、所以,我们要了解佛的用意,如果一个学佛的人,仍然因为这个世间的琐碎的人情世故,而一直在困扰的,他还不能讲修行。譬如说:人家误会你,你一直想要解释给别人听,那么,就是要看时间、空间的因缘,有因缘才解释,没有因缘,你愈解释就愈糟糕;愈抹就愈黑;愈搅就愈痛、愈烦恼、愈困扰。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