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魔障都跟五阴有关系
我们来看甲二的障都内破魔境。这地方有三段,跟阴一、有关总标五阴之相;二、障都正明五阴魔境;三、跟阴结示迷悟得失。有关所有的障都魔障都跟五阴有关系,跟五个元素有关系——色、跟阴受、有关想、障都行、跟阴识。有关所以我们要把这个五阴弄清楚,障都因为魔境都是跟阴从这五个地方出来的。 丙一、有关五阴相状 色阴,坚固质碍;受阴,领纳感受;想阴,取相分别;行阴,造作迁流;识阴,了别集起;五种生命的作用。 有情生命在轮迴的时候,我们讲一个生命体的产生,是五大元素构成的。五大元素其实可以分成两大类:一个是物质的世界,一个是心灵的世界。 一、色阴—坚固的质碍 物质的世界,我们叫做色阴,就是一种坚固的质碍,简单的说就是你正报的色身。你如果是个男众的身体,你就是一个男众的色身;你一个女众的身体就是女众的色身;这个色身就是你的色阴,这是一个没有明了性、没有分别性的一个物质世界。 二、受阴—领纳感受 心灵世界有四块:最初的是受,一种感受。我们的心跟外面的人事接触,第一个产生的作用就是感受。感受跟你所接受的教育没有关系,跟想像也没有关系,它完全是业力的碰撞,产生的直觉的反应。你看到他感到很高兴,这个事有没有理由?第一念是没有理由的,就你过去跟他结善缘,如此而已,因为你那个时候想像没有产生作用。所以我们人对一件事情的直觉反应,第一个完全就是业力,你过去跟他结的业缘。 三、想阴—取相分别 那么这个感受活动结束以后,下一个会带动我们的想像。这就比较复杂了——取相分别。感受的时候,我们心中没有相状,等到想阴的时候,它第一个于境取相。它取到一个相状,然后不断的分别它。比方说榴莲,榴莲是一个很极端的植物,很极端的水果,喜欢的很喜欢,讨厌很讨厌。你看我们每一个人,第一个对榴莲感受的时候,接触可能有过去的业力,但是更多的是你的想像,你的人生经验开始分别它。有些人跟榴莲有过去美好的经验,他就用不同美好的名词来赞美榴莲,这个味道特别甜美。如果你过去生,可能前生或者今生小时候,跟榴莲结下恶因缘的,你就会用不好的名言来呵责它,说这个味道真是臭。 榴莲如果会讲话,它会说冤枉啊,我就是这样子了,是你们每一个人对我的评价不同。那就是想阴,就是我们每一个人会对事情提出他的分别,这跟你的教育有关系,跟你的生活经验有关系,你小时候的生活经验有关系。 那么这个想阴很重要,想阴等于主导整个五阴身心。 四、行阴—造作迁流 当一个人从感受到想阴的时候,他下一个就行阴,就落入一种执取了,他生命开始做取捨。他会告诉自己,我什么东西要取,什么东西我不要,开始产生取捨,而这种取捨是一种相续的迁流。因为想阴是点状的,它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但是一旦落入行阴的时候,它变成坚固的执取。 五、识阴—了别集起 最后变成一种业力的储存,识阴的了别集起。 整个五阴当中,这五个元素里面最重要的当然就是想阴。佛法对想阴有两个态度:说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一个人会堕落三恶道,这个五阴里面,就是你的想像错误。你把错误的东西想成功德相,你把不好的东西想成好的。你想像错误你才会造业,你才会做出错误的追求,所以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 但是换一个角度,你为什么会往生西方呢?也是靠你的想像力。因为你从来没有去过极乐世界,他也没有去过极乐世界,我也没有去过极乐世界。每一个人都是透过对佛法的学习,如理的思惟而念想西方,七宝池八功德水,谁也没看过,所以完全靠自己的想像力,去构建自己的极乐世界的蓝图,所以诸佛正遍知海也是从心想生。 人生有无量的潜力,他为什么敢发菩提心,他因为想像力。为什么畜生道不能够发菩提心?因为畜生道的想阴薄弱,畜生没有想像力,完全靠直觉,就肚子饿了,它就是直觉要吃东西。所以畜生道的可怕就是,它想阴薄弱。 所以想阴,祖师给它两句话,它是众祸之门,一切的灾难就是你错误的想像;但它同时也是一个众妙之门,你别忘了,你今生能够发菩提心,你一个生死凡夫,你敢发菩提心,你敢发成佛的心,你愿意往生极乐世界,也是靠你的想像力的学习。所以在五阴当中,善用想阴是正确的。 好,那么我们在谈到魔境的时候,当然五阴都有魔境,但是最关键都是用想阴来破。就是不管什么魔境,一定透过如理思惟来破这个五阴魔境,所以整个就是靠这个想。就是当你入五阴魔境的时候,可能侵入点是一个色阴,魔境先从物质世界,它变现一个你喜欢的境界来诱惑你,它切入点是一个单点,但是它一旦侵入以后,五阴会互相牵动,你的色阴被攻破以后,你的受想行识全部受到伤害。 而这个时候,你冷静下来,第一个、要把想阴带动起来,就是你在佛法里面学习的正念正知——唯一的救拔,就靠想阴救拔你。就是当五阴被魔境攻击的时候,是五阴全部沉沦。魔境,它可能第一个是破你的色阴,但是它一旦进去你的身体以后,它五阴都控制,没有一个倖免。那么这个时候,唯一反转就是透过你想阴的思惟来救拔你,你先记清楚。 所以遇到魔境的时候,第一件事情,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不要反应太快,因为你反应太快,你就很容易中招,你落入感受、直觉,因为它一定创造一个美好的感受来诱惑你。你一定要让你的反应变慢,变成用想阴来主导你,你才有解脱魔境的希望。 所以遇到魔境,《楞严经》告诉我们六字真言——不迷、不取、不动,先不要动,不动,让你自己有很多的如理思维,要争取判断的时间。因为魔境,它就是要你快速跟它反应。所以在五阴当中一定要记住,你的生命的反转救拔,就靠想阴的救拔。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念佛是除业障最好的方法
- 真正跟外境接触,也就这么一念而已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零四)只有证到真心才能斩断种子根本
- 《大手印》浅析讲记(五十九)真心似古镜尽虚空遍照
-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净土
- “何必着急呢!”说的真好
-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的生命真相(四)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三十七)灵明无取舍执着住于本妙明净体性即大手印定
- 不必为了追求不倒单而不倒单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二十七)融妄念为自心相熟识自己的真心相貌而应万机
- 《大手印》浅析讲记(二十)初要就是要见性
- 《佛陀的格言》十八、快乐
- 心可以转业
- 《大手印》浅析讲记(五十)妄想习气损之又损才能成就大道
- “如是因,如是果”,这样的说法符合佛法义理吗?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一十九)禅宗处处是禅 在在处处都是道场
- 佛教里的譬喻故事
- 修善业的时候,要生起菩提心与空正见
- 20道素食菜谱,请收藏好!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七十七)妙有非有真空不空 无所住着任运而作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