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二)10---12慧律法师主讲
1、楞伽《楞伽阿跋多罗宝经》,阿跋二,多罗10---12慧律法师主讲。宝经讲题:《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慧律 2、法师主讲:慧律法师主讲。主讲《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楞伽《楞伽阿跋多罗宝经》。阿跋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多罗 3、宝经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慧律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法师 4、主讲265页,楞伽上个礼拜讲到这一段,刚好时间到,我们这个礼拜,再从这里开始,恢复大家一点印象,强化一下上个礼拜最后的一个观念。【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知大菩萨众心之所念,名圣智事分别自性经,承一切佛威神之力而白佛言:“世尊,唯愿为说圣智事分别自性经,百八句分别所依;如来应供等正觉依此分别,说菩萨摩诃萨入自相共相妄想自性,以分别说妄想自性故,则能善知周遍观察人法无我,净除妄想,照明诸地,超越一切声闻缘觉,及诸外道诸禅定乐,观察如来不可思议所行境界,毕定舍离五法自性,诸佛如来法身智慧,善自庄严,起幻境界,昇一切佛刹兜率天宫,乃至色究竟天宫,逮得如来常住法身上个礼拜,我们讲到这里,刚好一个段落,准备下课,我们再把它重复贯串起来。说: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知道大众他的心所念,大菩萨众就是集一切众生都有共同之念,是哪一方面呢。就是度众生之事,度众生这件事的方面,菩萨度众生是家务事嘛。 5、说:名圣智事,圣智事,就是度化众生之事。那么“圣智”就是自觉圣智,就是自利啰,那么“事”就是度化众生之事,就是利他啦。 1、修行人不外是这两利,一个是自利,一个是利他,分别自性经,这个“分别”,不是分别心,是用真如自性,虽分别不作分别想。能够用真如自性,分别三自性经,“经”就是法门,也就是用真如自性了悟了什么是遍计所执性,什么是依他起性,什么是圆成实性。 2、承一切佛威神之力而白佛言:那么就是,承佛的威神之力,就是大菩萨要说话前都,要,请求十方诸佛加被唯愿为说,说:仰愿,祈祷佛来为说,为大众,大菩萨众心之所念,说哪一方面的事呢。就圣智事分别自性经,这个圣自事分别自性经,有多么地重要。因为他能让大众解了一百零八句分别,分别一百零八句,就前面所讲的,是诸佛如来用来分别百八句,前面所说的,分别所依,分别之所依。分别中间再加一个“之”所依,也就是这圣智事分别自性经。 3、是一百零八句,如来用来分别一百零八句分别之所依。也就是一百零八句之报依,完全出自于圣智事分别自性经。“经”就是法门,如来应供等正觉依此,这个“此”,把它括弧起来,然后用一条线,引伸、延伸到往下,就是圣智事分别自性经。这个[圣智事分别自性经],在旁边画一点点,这个括弧,然后一点点闪动那种符号,就是[圣智事分别自性经]。 4、这如来应供等正觉,依此圣智事分别自性经只能为说菩萨摩诃萨,菩萨摩诃萨如果不小心,堕入了自相的迷茫,还有共相的迷茫,注意,自相跟共相,都是依他起的。这里讲的自相、共相的旁边,就是缘起自性。 5、因为不了解缘起自性本来就是空性,因此就堕入了自相的妄想,还有共相的妄想,也就是不了解别业和共业所产生的自相和共相的妄想。简单讲:就是不了解万法都是缘起自性,而堕入了自相、共相,就是别业跟共业所感的假相的世间,而不能超脱。《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二10---12慧律法师主讲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金刚经》的法与非法
- 共读楞伽开示(五十九)何因说觉支,及与菩提分?
- 共读楞伽开示(六十八)伽陀有几种?长颂及短句,成为有几种?云何名为论?
- 共读楞伽开示(十七)遍计所执性
- 全佛是心,心外无有佛为心所念
- 净土宗 念佛从最亲切处转换
- 写作遇到卡点怎么办?
-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四十三)大慧,彼堕二见,不解心量,自心境界,妄想增长。身、受用建立,妄想根量
- 念佛即事达理之捷径
- 原来线下优势桌游这么好玩!
- 别用不适合自己的方式定目标
- 再简单的生活也能过的活色生香。
- 凭求佛速来接引的强烈愿心,能否当下蒙佛接引往生
- 印灵禅师解读公案:我是驴子
- 别让内心的火苗熄灭
- 共读楞伽开示(十八)依他起性 众生依种种缘生无性
-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菩萨一生补处愿
- 农历七月廿四丨恭迎第二佛陀 · 八宗共祖 · 龙树菩萨圣诞
- 南怀瑾:男孩子千万别玩这个,玩这个一定会短寿
- 共读楞伽开示(十四)诸法本空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