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文化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26>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26>

1、楞严《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讲题:《大佛顶首楞严经》。经第主讲:慧律法师主讲。套番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26>

2、楞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经第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套番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楞严251页,经第【若同见者,套番名为见吾,楞严吾不见时,经第何不见吾不见之处。套番

3、楞严】文言文难,经第又很难理解。套番好解释一下:若同见者,如果同时见到彼此之见,因为前面是把见当作是物,名为见吾,因为同见一物,所以,物名见吾之见。名为见吾之见,看到我的见。意思是说:如果同见一物,二个见性都投射在一物上,那么见性变成物,就可以看到我的见性。

4、当我收敛起这个见性,收视不见的时候,收敛起来,为什么你见不到我不见之处呢。这样还是弄不清楚,怎么看也看不懂。他这个意思是说:这个是物,法师举起一个毛巾,我这个眼睛,见性投射过来,看到这个东西;你的见性也投射到这个地方,我的见性也看过来;那么,因为见性变成了物,我的见性投射到这个地方,你是不是可以看到我的见性没有错嘛,这投射过来嘛那么,现在佛陀说:我不见的时候就是把眼睛闭起来,或者把这个视线收回来,我现在不见了,佛陀说:那你为什么看不到我不见的时候,这个时候你为什么看不到。

5、可见见不是物。再讲一遍:如果,若同见者,名为见吾之见。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26>

1、假设说同时见到一个物相,我的见射投射在这里,你的见性也投射在这里。名为,你可以看到我的见性,叫做名为见吾之见。我们的见性都投射到一个物体,你当然也可以看得到我的见性,因为见性假设说是物相。譬如说:我的见性看过去的东西,假设说会染黄色,我的见性投射过去,染成黄色了,因为见性是物的话,那你投射过来,有没有看到黄色,那一定看得到嘛但可惜见性不是物。

2、所以,当我们眼睛一闭起来,把视线收回来的时候,佛陀问说:那你为什么看不到,我不见时候的见性。我把眼睛闭起来,我视线收回来的时候。我这样见性在发挥,我眼睛不看的时候,现在不再看,你为什么看不到我不看的这个时候的见性。这样听得懂吗。

3、大家都点头。若同见者,如果同时见到彼此之间,名为见吾之见,因为大家同投射在一个物。当我不见的时候,我把视线收回来的时候,无见无不见之处就是你为何见不到,我把视线收回来那个不见的时候,那时候的见性。因为如果见是物,你才看得到见不是物,当然我收回来,你也看不到啊。

4、这一句话在证明什么。这一句话在证明见不是物,整句的意思就是这样子。眼睛投射出去的时候,你看到我的见;眼睛视线收回来的时候,你却看不到,那表示见不是物,慢慢理解一下。

5、【前二句防谬,下三句难破。若谓汝我同见万物之时,我见在于物上】,投射出去见性在物上显现,【汝见此物时】,那应当看到我的见性,【即名为见吾之见者】;因为我的见性投射过去,你的见性也投射过来,而见性又是物,当然我看得到的时候,投射过去,你一定看得到我的见。【下即难其当见不见】,当见到不见的时候,【则吾收视不见物时】,把视线收回来,不见物的时候,【汝亦当见吾不见之处】因为见是物,才有这种可能。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