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大纲(目次解说)7
1、楞严《楞严经》大纲,纲目目次解说讲题:《大佛頂首楞严经》。次解大纲,楞严目次解说主讲:慧律法师主讲。纲目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次解 2、楞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纲目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次解楞严经一之大纲,楞严目次解说,纲目它这十种习性是次解交叉,有时候是楞严严重到十种习性统统有;有时候只有一个,他只是纲目概略的把它分开来。所以,次解这个见习是非常可怕的一种习惯,就是只要人家观念、看法跟他不一样的,就说人家是魔,人家没修行。 3、所以,这个是很可怕的。夫妻之间为什么吵架。因为观念不同,见习;朋友之间,为什么一念之间可以反目成仇,怒目相视呢。因为看法不同,不懂得尊重,也不懂得退让。 4、所以,在我们的生命当中,你不要想要改变对方,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能降伏自己的人,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统领百万大军并不伟大,一个能降伏自我的人,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人。换句话说: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拥有自己的看法,我们给予尊重,但不可以伤害众生。叫做枉习,枉习就是白的讲黑的,专门冤枉别人的、造假,我们现在讲的叫做伪造文书,或者是冤枉别人,到法庭上说假话,或者是加害别人,不惜黑函攻击,白的讲黑的,黑的讲白的,见言不见,不见言见;闻讲未闻,未闻讲闻,就是枉,有冤枉众生的习惯。 5、第10。叫做讼习,讼习就是诉讼,这个[讼]就是争论不休,很喜欢吵架的人,就是这个习惯性——诉讼,动不动上法院……这些习惯如果……强烈的淫习、贪习、慢习、嗔恨习、诈骗习、习惯欺诳、怨恨习、见习、枉习、讼习:争论不休的习惯,如果不改,那么,下地狱的日子就不远了。第二、地狱之六交报,十习因与六交报。 1、前面十种强烈的、恶劣的习惯,昧着良心讲话,昧着良心做事情,完全不管对方的死活,这个前面的习惯不好,将来就会感得的果报。我这一辈子,有受了二个人观念影响很大,第一个是大学的教授邱教授,他跟我们讲:你们现在还是学生无论发生什么情形,你一定要留一条生路给人家走,不可以把一个人逼上死路。第二个,出家以后,碰到广化律师也是这样讲,他讲得更详细,说:一个人不可以把一个人逼上死路,让他没有一条生路可以退。广化律师说:我们所作所为,上苍都在看,我们要宅心仁厚,就算我们吃亏,也没有关系,我们所作所为对得起因果,上苍都有眼睛,老天一定有眼的。 2、所以,当我们掌握了生杀大权,我们也能够准确的看到对方的优点,同时正确的观察出自己的缺点,这是修行人应该有的态度。当别人有缺点的时候,你千万不要赶尽杀绝,一定要留一条生路给人家走。 3、譬如说:这个人已经有这个缺点了,你一直冲着他的缺点一直攻击……这样有伤天德,有伤浑厚之德。所以,一个大悟的人就是:明明知道对方有缺点,他都不会去跟你计较,慢慢的感化……他也不会讲,先保有你的自尊心,再慢慢慢慢的潜移默化的改变你。因此不要拿对方的缺点一直在开玩笑,不要揭发人家的疮疤,我们要有浑厚的道德观念,这个就是广化律师教导、教诲我。 4、所以,我今天也是本着广化律师的教诲,一直这样处理事情。我对待徒弟也是这样子的,你修哪一个法门我尊重,就这样子,我的答案很简单,就是你不要太过分就好,我也不会置你于死地,也一定会留一条生路给你走。这个就是一种德,培养自己的德行,这个对我们后半辈子的做人,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5、所以,一个人如果一直置人于死地,不让对方有呼吸的空间,其实伤害的还是自己。有一天,他反扑过来诸位。《楞严经》大纲
目次解说7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龙树菩萨:十二礼偈
- 共读楞伽开示(四十七)何故名佛子?解脱至何所?谁缚谁解脱?
- 共读楞伽开示(四十七)何故名佛子?解脱至何所?谁缚谁解脱?
- 共读楞伽开示(八十九)何故说断常,及与我无我?何不一切时,演说真实义?而复为众生,分别说心量?
- 损己利人,虽损而不损
- 净慧老和尚:读佛经要经过哪些步骤才能开悟?
- 共读楞伽开示(五十三)云何最胜子?何因得神通,及自在三昧?云何三昧心?最胜为我说
- 共读楞伽开示(四十一)牟尼寂静观,是则远离生,是名为不取,今世后世净
- 吾见散乱艳喜,愚癡特迦大事已办
- 共读楞伽开示(八十二)云何不食肉?云何制断肉?食肉诸种类,何因故食肉?
- 千万不要轻易去禅修,因为……
- 共读楞伽开示(八十五)悉檀及与见,各复有几种?毗尼比丘分,云何何因缘?
- 为什么集结经典都是由阿难负责
- 共读楞伽开示(六十八)伽陀有几种?长颂及短句,成为有几种?云何名为论?
-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零六)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言:“四因缘故眼识转。何等为四?谓自心现摄受不觉、无始虚伪过色习气、计著识性自性
- 共读楞伽开示(五十二)破三有者谁?何处身云何?往生何所至?
- 如果身边有这四种「居士」,一定要注意
- 原来讨厌领导交待的工作,竟然是因为……
- 共读楞伽开示(八十五)悉檀及与见,各复有几种?毗尼比丘分,云何何因缘?
- 共读楞伽开示(八十九)何故说断常,及与我无我?何不一切时,演说真实义?而复为众生,分别说心量?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