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第三套:经前十门?10>
1、楞严《楞严经》第三套:经前十门讲题:《大佛顶首楞严经》。经第主讲:慧律法师主讲。套经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前门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楞严 2、经第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套经【五、前门圆教:总一法界,楞严性海圆融,经第】性海圆融,套经为什么“性”加一个:海。前门“海”就是楞严大,圆融:事理圆融。经第【缘起无碍,套经身、毛、尘、刹,】“身”就是大;“毛”就是小;“尘”就是小;“刹”就是大,大中现小,小中现大,【互相涉入,重重无尽,十信满心,】就入佛位,【即摄五位,】就信、住、行、向、地,十信满心,就摄五位,一般我们信、住、行、向、地,要慢慢一步一步来;在这里圆教,初发心即成等正觉,所以,十信满心,即摄五位,【成等正觉初心就是佛心。 3、在这里圆教,初发心即成等正觉,所以,十信满心,即摄五位,【成等正觉初心就是佛心。初发心即成等正觉,就是不生不灭的心,就成不生不灭的果。意思就是:成佛也是不生不灭的心。【此但略引,】现在只是简单的谈。 4、【广如贤首五教仪。】讲堂也有印《贤首五教仪》。【若据五教,显此经之分齐,经中多谈法性,少及法相指四科惟是本真,】前面已经讲过了: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四科惟是本真。 5、【融七大无非藏性,满慈究万法生续之因,如来答一念觉明为咎;】我们昨天已经讲了:三细六粗讲得特别的清楚,在这里不重复。【又十二类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我们在《金刚经》里面也讲过,有十二类生。【本元真如,即是如来,成佛真体,二乘回心,】只要你回小向大,【皆当作佛,大分】就是大部分。 1、大部分【正属终实之教。】《楞严经》大部分讲的是属于大乘的终教,终教就是终实之教。“大分正属终实之教”整部《楞严经》就是大乘终教。 2、跳过一行,中间,“此则兼属顿教”再来,看27页第六行,“此则兼属圆教”,编号:,它也兼圆教。意思就是:正说终教,兼顿教、兼圆教,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一段一段来看。 3、《楞严经》正属终实之教。【第四卷云:“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不从人得就是不从外得,你自性本来就具足了。 4、【何借劬势,】你为什么借这么辛苦,【肯綮修证。”】“肯綮”就是比喻事情的要领。 5、你要好好的抓住重点,好好的修行。意思就是:你又何必这么辛苦的修证呢。你只要懂得放下。《楞严经》第三套:经前十门?10>
《楞严经》第三套:经前十门?10>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愿罪业悉消灭
- 净慧老和尚:读佛经要经过哪些步骤才能开悟?
- 减少自我 培养福德 内心会无比强大
-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舍离彼生所作方便,金刚喻三摩提,随入如来身,随入如如化,神通自在,慈悲方便,具足庄严
- 一切诸法本自不有,不过自心所现
- 共读楞伽开示(四十一)牟尼寂静观,是则远离生,是名为不取,今世后世净
- 出家人的顺口溜,那些丛林中广为流传的“警策格言”
- 共读楞伽开示(八) 性相不二,毫不偏颇 借相了性,由相入性
- 经常这样观想,随时都诸佛菩萨护念你
-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二十七)尔时大慧菩萨复说偈言:日出光等照,下中上众生。如来照世间,为愚说真实,已分部诸法,何故不说实?
- 农历七月三十丨恭迎地藏菩萨圣诞
- 写作遇到卡点怎么办?
- 五时说法都有净土法门的施设
- 千万别在低谷期冲动离职
- 农历七月不是gui月,而是孝亲月、报恩月、吉祥月!
- 共读楞伽开示(六十七)五明处
- 只要证得了空的义理,看一切就无罣碍
- 千万别自杀!修行人晚年受病苦,要忍耐下来,安心受报
- 农历七月三十丨恭迎地藏菩萨圣诞
- 别再自我攻击了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