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五)13---15慧律法师主讲
1、楞伽《楞伽阿跋多罗宝经》,阿跋五,多罗13---15慧律法师主讲。宝经讲题:《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慧律主讲:慧律法师主讲。法师 2、主讲《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楞伽《楞伽阿跋多罗宝经》。阿跋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多罗 3、宝经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慧律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法师848页【复次大慧,主讲一切法不生者,楞伽菩萨摩诃萨不应立是宗;所以者何。谓宗一切性非性故,及彼因生相故。 4、说一切法不生宗复次大慧,外道的邪见,说:一切法不生,这“一切法不生”,不是佛讲的“生就是无生”,非“真无生”,这外道不是因为“有”,或者是“无”而有“生”,再立一个“不生”,所以它不是当体即空的“不生”,所以外道邪见,说:一切法不生,这不是真的“不生”,是因为生,然后立一个“不生”,仍然是生灭、妄想的东西,菩萨摩诃萨不应立是宗,也就是:菩萨摩诃萨不应当就像外道一样,建立一个“不生”宗旨谓宗一切性非性故,这是指外道,说:这个彼外道,它是宗,“宗”就是出发点,以这个为宗旨,外道的出发点,以什么为出发点呢。说:一切性或者是非性,就是一切法从有、无而生,“性”就是有,“非性”就是无,意思就是:彼外道宗一切有、无而生,意思是说:彼外道它的宗旨,根本的宗旨,不是从“有”生,要不然就是从“无”生,这个在前面讲过了,这不是佛讲的,“生”当体即空,就是“无生”,所以非真正的“不生”,不是真正的“不生”,说:及彼因生相故,外道他是因为有“生”,而立一个“不生”,因为有生相为因。不是从“有”生,就是从“无”生,意思就是:那么外道,因为他的宗旨,它的因性不是有“生”就是“无”生,都是以生相为不生之因,换句话说,它的“不生”,上面还建立一个“生”,不是佛讲的,“生”当体即空,就是“无生”,不是这个意思。所以说:一切法不生宗,“不生”本来就是不可立,有法可立,立一个“不生”。 5、立一个“不生”,就是“生”,而非“真不生”,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真正地证到无生的境界,它是不可言语,当体就是“生”,当下就是“无生”,这是证量的解脱境界。所以“不生”是不可立的,如果你立一个“不生”,这个就是“生”。 1、所以“不生”不可立,立“不生”,就是“生”。简单讲:就是生灭法,所以外道,无论你怎么样讲,都没有自觉圣智,没有从本性不生不灭的自觉圣智来了悟,因此他怎么样讲彼宗则坏,因为立一个“不生”,它就是“生”,不是真正的“无生”,“坏”就是自己破坏了自己的宗旨,因为你们讲“一切法不生”,可是你们又建立在有生、还有无生,从这个“有”生跟“无”而生,然后再讲一个“不生”。 2、简单讲,是因为彼因生相,有因生相,才讲“不生”,而不是佛讲的“生”当体即空的“不生”,这是真正的“无生”。整句把它贯串一下,说:复次大慧,外道他的邪见,一切法不生,这跟佛讲的“真不生”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一切法不生”,非真正的佛讲的真的“不生”,是因为生,而立一个“不生”,仍然是妄想,还是生灭的东西,菩萨摩诃萨不应依外道如是建立的宗旨这是为什么呢。谓彼外道宗一切性非性故,那个外道讲,万法不是从“有”生,就是从“无”生,非真正的“无生”,及彼因生相故彼宗,彼外道是因为它的宗旨有因性,“因”就是因缘果报的那个“因”,乃是以生相为不生的因故,所以,不是真正的不生,而且,说一切法不生宗,“不生”当然是不可立,也不可说,有法可立,你立一个“不生”,这个就是“生”,而非“不生”。所以,说一切法不生宗,是自相矛盾的,你立一个“不生”,就是“生”,这一句话有一点就告诉我们,说:一个人常常心里讲,我不执着,我不执着,那个“不执着”就是执着,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因此,真正的证悟到无生,他是没有任何语言,也不用解释,没有任何的立场,他不需要给别人来体谅、来平反,他没有任何的委屈,证到一切法无生的人,他直接本性就吸收,单刀直入就解脱,不需要等待任何的因缘,因为解脱就是当下的因缘,如果等待别人来开示,等待别人来体谅,等到有一天来平反,那么你永远掉进去“生”的角度,外道就是这样子,在“生”又立一个“不生”宗,彼宗则坏,立一个“不生”就是“生”,非真的“不生”,真正的“无生”就是“生就是无生”,所以外道这样子立一个“不生”,自己破坏自己的宗旨。 3、【注释】“一切法不生者”:此为斥邪见不生之宗,非佛讲的真正的无生非真不生者。“菩萨摩诃萨不应立是宗”:谓菩萨不应如外道而建立此宗。“谓宗一切性非性故”:谓彼外道乃宗一切法为有性、无性,“有性”就是有,“无性”就是无,从“有”生,从“无”生,而立此不生宗,而菩萨须离外道的有或者是无,以既有“有性”、或者是“无性”,即非真正的无生,真正的“无生”,就是当下的意思。故不可立“及彼因生相故”:谓彼宗之因性,乃为以“生相”为因,方得建立是宗。 4、换言之,换句话说,即是:彼之不生实在是根据“生”而来的众生都是掉入两边,认为“不生”是在“生”以外,另外有一个“不生”,所有的众生都落入两边,所以“生”,立一个“生”,然后又跑出一个“不生”,当然这个是生灭的东西,因此“生相”是彼不生之因:所以,“不生”怎么来的。是由“生”来的,由“生”而跑出一个“不生”,这个就是生灭的对立显现出来的妄想,若无此“生相”,何来彼不生。 5、简单讲:这个就只是一个生灭的,“生”又跑出一个“不生”,彼之不生既然是由生而来,则非真正的不生,真正的“不生”就是当下,这是很明显的,因此外道之不生宗不得成立,以其因生而有故。“说一切法不生宗,彼宗则坏”:谓才立“不生”,这个“不生”即,就,自坏,以“不生”既立这个就是“生”,所以师父常常告诉你,你真的很有修行,千万不能说:我很有修行,这个就表示你没有修行,你卡在一个“我很有修行”,这个就变成生灭的东西,实证的东西这里面是完全清凉的世界,完全无相的世界,完全无念的世界当下它就完成了佛道,所以因此我们不能像外道,“不生”既立就是“生”,又,如果真的不生即,是,不可立的,因为无一法可得,无一法、无一相、无知、无见、无法、无意、无境,你怎么立,如果真的不生,是当下体空,不可立的,有法可立立一个“不生”,这个就是“有法可立”,有法可立即有“生”后面一定跟着“灭”,就是生灭、代谢之词,而非真正的不生;故若,如果,立“不生”,这个即,就是,是自破坏自宗之宗旨。【义贯】“复次大慧,一切法不生者,菩萨摩诃萨,不应”如外道而建“立是宗”旨;“所以者何。《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五13---15慧律法师主讲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我是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是我心中之佛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二十九)知冷知热知疼知痒这知觉性就是真心 真心似镜 境界似影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二十六)由空性之本住起现大悲入无方悲悯
- 《大手印》浅析讲记(十)妙有者具足见相就是见性 性相不二 色空不二
- 这句佛号念得孤明历历,这里面就有观
- 《大手印》浅析讲记(九十)用力念一声“呸”破除空乐明皮壳
- 《大手印》浅析讲记(四十八)啥叫妄念 有所住 就叫妄念
- 《大手印》浅析讲记(五十七)念佛到情断纯想即飞往生西方
- 这样的慾望,把我们的身心都繫缚住
- 《楞严经》大纲(目次解说)15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零三)做功夫的目的都是使妄念不连续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三十七)灵明无取舍执着 住于本妙明净体性即大手印定
- 临终神识失控,如何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 《楞严经》第七套:十八界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4>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七)
- 90%的人不知道:盖洛普优势里藏着你的天命职业
- 佛现相来垂手接引,如何判断是佛是魔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三十三)行安住于自心明体无作无求方为正行中之王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三十三)心不死则道不生
- 《大手印》浅析讲记(八)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