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印》浅析讲记(八)
1、大手《大手印》浅析讲记修道人第一要明心见性,印浅见性之后,析讲才不致造业受报“具足法尔平等性义”就是大手一切好坏、染净、印浅长短,析讲都是大手平等平等又平等,没有差别的印浅,因为一切众生都是析讲佛呀,你不要看不起牛马等畜类,大手它也是印浅佛,只不过因为作恶多端业障重,析讲才落到下三道去。大手我们要起大悲心,印浅发愿救度一切众生,析讲同登觉岸,才符合佛出世救度众生的本怀。地藏王菩萨在地狱里庄严地狱,救度地狱众生,广施法力唤醒他们的迷梦,使他们知道,在这里受苦的人,佛性并不减少一分,只因不觉,着相、造业,才落到地狱里来受罪。如迅速醒悟、忏悔,恢复自己的本性光明,就立刻飞升超脱了。 2、由此看来,修道人第一要明心见性,见性之后,才不致造业受报。不见本性,不免盲修,见到本性之后。 3、真正见到本性之后,你也就明白,西方净土和我们所在的秽土都是一样平等。经云:随其心净。 4、你心清净无染,当下就是净士,因为心清净了,没有取舍,哪里还有什么好坏美丑等分别呢。心生分别那就坏了,好坏美丑就随之产生了,人便随之爱瞋取舍,就不免造业受报了。修道为了出轮回、超三界,所以先要端正知见,识得这个人人本具的平等心,明白事物的平等义,而后才能着手除习。 5、修行人要圆证佛果,必须转识成智,识是知识、分别心,这是凡夫着境造业的妄心,经过辛勤用功改造,圆觉大智,才得如愿以偿。在转换的过程中,先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而后才能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不是一下子就能把妄识转为圆觉大智的,所以六祖说:“六、七因中转,八、五果上圆”即是此意。“应知传承诸上师与我心无别”,见道人既深知我心就是佛心,佛心就是我心,那么我心非但与传承诸上师无别,即和所有的事物境界也没有分别了。 1、在这种心情下,还有什么爱憎取舍呢。假如还有分别,这是美好,我要取;那是丑陋,我要舍,那你的心还是不平等你还没真见道。所以我们要了知一真法界本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换句话说,本来是佛,只要我们不迷痴,不跟妄念跑,不着境逐物,即能就路还家。所以恒河大手印告诉我们:你不要修,你本来具足真如佛性,只要回光返照,一切不着,念起即觉,不跟念走,就是正修正行。 2、但先要知见正,这是因地法行,知见不正,果遭迂曲,所以大手印一开始讲就说要知见正。见到本性之后,才能时时在定因为开悟后,才深切知道一切相都不可得,都是空华水月,无可取着,只有本性是真,尽管应机随缘而心不动。《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这样才是活泼泼妙用无边的大定,这样修行方是修道人的真实行持。 3、所以修道人的心一定是平等无偏倚的,待人接物毫无亲疏的差别,假如还有差别之见,那你还未达真平等之境。见定行一切都为心所摄,都具足于心,所以我们学佛应学心地法门,它是诞生王子,犹如皇帝亲生的太子,将来一定会做皇帝一样,将来一定成佛。 4、修其他法门,都是外围功勋位,功夫再好,也只能封王称侯,而不能做皇帝——成佛。尤其现代做气功的人都执着在肉身上,搞什么小周天,大周天,更或弄些巫术、障眼法,炫耀自己,愚弄无知之人,他们自以为得计,其实只是弄精魂。任你神通怎么大,身体怎么好,到后来终归败坏。故宗门云:“外道练身终必坏”也。 5、所以我们用功,要知见正,知道成佛的根本是什么,然后以之精修,才能修成正果。憨山大师在《心经直指》中云:“修般若之所以成功迅速者,以人人皆具此真如妙性也。《大手印》浅析讲记
八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当初的三钱,辗转增盛到三千金
- 《楞严经》第十三套:?16>道场加行(四种清净明诲)
- 《楞严经》第十六套:?23>五十种阴魔
- 《楞严经》第八套:七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10>
- 归心净土的杨杰居士
- 《楞严经》第十五套:?11>十习因、六交报、七趣轮回
- 《楞严经》第十六套:?24>五十种阴魔
- 《楞严经》第十一套:说三摩中二十五圣圆通(前二十四圣)?6>
- 念佛法门为何是圆顿之教
- 《楞严经》第十五套:?23>十习因、六交报、七趣轮回
- 《楞严经》第十三套:?16>道场加行(四种清净明诲)
- 《楞严经》第十五套:?1>十习因、六交报、七趣轮回
- 如何通过身口意三业修净土
- 《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10>
- 《楞严经》第十六套:?20>五十种阴魔
-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8>
-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净土
- 《楞严经》第十六套:?13>五十种阴魔
- 《楞严经》第十三套:?21>道场加行(四种清净明诲)
- 《楞严经》第十六套:?23>五十种阴魔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