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印》浅析讲记(十)妙有者具足见相就是见性 性相不二 色空不二
1、大手《大手印》浅析讲记,印浅十,析讲性相妙有者具足见相就是记妙具足见相见性见性性相不二色空不二。五蕴窟宅示出本无‘心”具有“认知”“明了”的不色能力。《大手印祈愿文》云:“心性”是大手“非有的”,因为,印浅甚至连诸佛,析讲性相都没有看见“心性”。记妙具足见相见性“心性”是不色“非无的”,因为,大手“心性”是印浅轮回涅槃的基。 2、析讲性相这并不是记妙具足见相见性“相互抵触”,而是不色“双运的中道”。愿我能了悟“离于二边的心性”。“非有”跟“非无”,看起来相互矛盾,相互抵触,事实不是这样,“非有”跟“非无”是“无别的双运”,这就是“中道”。 3、所有其他的观点,不是坚称“无”,就是坚称“有”,总是持有“二边之中的其中一边”。但是,真实的见地(心性的如实面貌),表达一种“有跟无的双运”。 4、不能说“心性是有”,因为我们到处找也找不着。也不能说“心性是无”,因为“心性”是“所有被认知被体验的一切法”的基础。这个“双运”,如同“水跟湿润”“火跟暖热”的双运。 5、使心处于本然状态,称之为“本在”。产生念头,称之为“动态”。认识到“存在”和“变化”的心,称之为"觉知心”。这三者被称为本在,动态和觉知。 1、心的这个“本来状态”,既不需要我们“去保持它”,也不需要其他人“去维系它”。《大手印》浅析讲记
十妙有者具足见相就是见性 性相不二 色空不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十方诸佛净土无量,为何经论多指归极乐
-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32>
- 《楞严经》第三套:经前十门?12>
-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12>
- 知道一切影像,都是内心变现出来的
-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41>
-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27>
- 《大手印》浅析讲记(八十二)唯以认识直指所示的本性为正知见
- 下品中生是什么样的情况
- 《楞严经》第九套:审除细惑
- 《大手印》浅析讲记(十一)法身无形无相 却显现万相并与之不二
- 《楞严经》第七套:十八界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5>
- 修行最怕就是还没有上路
-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35>
- 《楞严经》第二套:总论(义贯绪论)?11>
- 《楞严经》第三套:经前十门?6>
- 如何把「空假中」三观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 《楞严经》第七套:十二处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3>
-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23>
- 《楞严经》第二套:总论(义贯绪论)?5>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