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教经典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24>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24>

1、楞严《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讲题:《大佛顶首楞严经》。经第主讲:慧律法师主讲。套番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24>

2、楞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经第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套番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楞严八句就是经第:明、暗;通、套番塞;异、楞严同;浊、经第清,套番它在强调什么。楞严

3、经第强调如来藏性不变,套番但是可以随种种的因缘显现明相,大讲堂不变,可以显现明相;可以显现暗相;可以显现通相;可以显现塞相;可以显现异相;可以显现同相;可以显现浊相;可以显现清相,这些八相虽然不同;但是,没有妨碍大讲堂。所以,佛在说法的时候,是用种种的善巧比喻,让我们理解如来藏性如如不动,不随种种的外在缘起假相而影响。

4、注解,【此欲示无还之见,先列可还之相。佛意非有可还之相,莫显无还之见】,生灭是对不生灭讲的;不生灭是对生灭讲的,所以,要先了解来去之相,而后显不来去之相。

5、【故先列可还,共有八相四对:明、暗;通、塞;同、异;清、浊也。各有体相,如日轮是体,明曜是相】,日轮是太阳日轮有这个主体性,当然就有光明之相。【乃至澄霁是体,清净是相】。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24>

1、【其中惟六七体相颠倒,观还处自知】。标号一、【大讲堂户牖洞然大开,内外通达,东方日轮升天,则全讲堂,皆有明曜之相】;这很容易了解。

2、底下二、【中夜即子夜,黑月谓一月之中,有分白月、黑月】,我们中国的一个月是印度的二个月,印度是分白月跟黑月,以见到月亮跟没见到月亮。所以,就是半月半月诵戒,这比丘戒里面都很清楚,现在是白月,或者是黑月,尤其出家人特别的清楚,半月半月诵戒,有白月、黑月。

3、【白月则光,黑月便暗,因云雾晦冥,掩蔽于空,则复现昏暗之相。昏者暗之始,暗者昏之极。此明、暗一对】。这文字都很简单。

4、底下三、【户牖空隙之处,则见通相】;第四、【墙宇之间,四围曰墙,四檐曰宇,内外彼此不通,则复观壅塞之相;此通、塞一对】。这个也简单。底下,五、【分别之处】,分别之处是什么。

5、就是:【指眼前所分别之境】,境处【处即境也,如山、地、林、泉等处】。标号六、【则复见缘:缘即尘缘差别,如山是高,地是平,林是密,泉是流,彼此之相不一,则复见差别之相;顽虚之中,遍是空性,应是空性之中,遍是顽虚,空性广大,同是冥顽无知,故曰遍是顽虚之相;此同、异一对】。底下第七、【郁士孛之象,则纡昏尘,应是昏尘之象,则纡郁士孛,象即境象;纡环绕也;地气屯聚曰郁;灰沙飞扬曰士孛。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