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第三套:经前十门?3>
1、楞严《楞严经》第三套:经前十门讲题:《大佛顶首楞严经》。经第主讲:慧律法师主讲。套经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前门 2、楞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经第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诸位请翻开第5页,套经倒数第四行,前门【然此密因,楞严】就是经第成佛的因,不生不灭的套经因。【即二种根本中真本。前门 3、楞严】二种根本就是经第:一个是真心,一个是套经妄心;就是一个是真本,一个是妄本。妄本,用妄心修行,就继续轮回;用真本修行,就直趣菩提,不要错用心。【经云:“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这一段对初学佛法的人来讲,非常的困难。我简单解释一下,我们无始劫以来,这个菩提涅槃,清净的自性;“元”就是本来这个清净的本体、这个体性,则汝今者,现在你用错心了,识精元明就是带妄的第八意识,真心带妄,带妄的第八意识,但是,虽然带妄,可是,全妄即真,就像第二个月亮一样。 4、月亮本来一个,但是,我们妄见月亮旁边又另外一个。我们现在就是用那个第八意识,真心带有虚妄的妄心在作用。问题:那么,你离开这个带妄的第八意识,你又找不到清净的本性因为我们错用心,用错了,所以,无量亿劫来一直往外,所以就能生诸缘,这个“诸缘”包括能所,能见的妄心,所现的境界,这个统统是清净心性所影现出来的。第八意识有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第八意识所影现出来的,就是根身跟器界,根身就是我们清净心加上四大,变成五阴这个色身。 5、也就是说:我们清净心在里边儿;但是,被这个地、水、火、风,色、受、想、行、识,整个困住了,化作神经系统。清净自性不是神经系统,可是,又不能离开神经系统,如果清净自性是神经系统的话,那么,人死了以后,没有神经系统,那佛性就坏;佛性本来就不坏的。所以就是:清净心加上地水火风旋转,变成这个色受想行识,带妄的五阴身。 1、但是,悟了,五阴全部就是佛性。色即是空是什么意思。色即是空,色就是佛性;受即是空是什么意思。受就是佛性;想即是空是什么意思。 2、想就是佛性;行即是空是什么意思。行就是佛性;识即是空是什么意思。识就是佛性。 3、转识成智以后,色、受、想、行、识就是如来藏性,就是菩提涅槃。因此我们因为不了解,物质跟精神来自同一个本体,来自同一个体性,见相二分,本来是来自一个自体分,自体分也就是唯识讲的自证分,自证分就是带妄的第八意识。 4、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第八意识阿赖耶识,每一个识都有四分,这个四分不是只有第八意识。眼识,眼睛这个就有四分: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耳识,耳根也是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5、举个例子来讲,譬如说:眼睛,就是眼根,神经系统见一切色法,就产生心理作用,这个就是带妄的第八意识所影现出来的,第八意识是微细的,第二能变,变成第七意识,再来变成粗糙的前六识。所以,第六意识的分别,跟第七意识的执着,是怎么来的。第六意识跟第七意识,是怎么来的呢。就是第八意识的见分,被染污了成执着,变成第七意识;第六意识也被染污了,变成分别事识,因此第七意识的见分以第八意识的见分为自我。《楞严经》第三套:经前十门?3>
《楞严经》第三套:经前十门?3>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这个功夫不要把它看简单了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二十三)我今当显示,次第建立句。佛子善谛听,此上百八句,如诸佛所说。
-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一十五)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波鼓冥壑,无有断绝时
- 别忘了!除了上香和供花,这些方法也可以供养三宝!
- 为什么很多人很难相信净土法门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六十八)大慧,藏识灭者,不异外道断见论议
- 共读楞伽开示(十九)成自性 圆成实性
- 共读楞伽开示(八十一)云何长苦仙?彼云何教授?如来云何于,一切时刹现,种种名色类,最胜子围绕?
- 出家人为什么坚持上早晚课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三十四)明句非明句、神通句非神通句。虚空句非虚空句。云句非云句。工巧伎术明处句、非工巧伎术明处句。风句非风句
- 随机阅读
-
- 住寺院应注意哪些问题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一十)众生种种欲?种种诸饮食?云何男女林?金刚坚固山?云何如幻梦,野鹿渴爱譬?云何山天仙,揵闼婆庄严?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八十三)【注释】大慧,若有沙门、婆罗门,欲令无种、有种因果现,及事时住,缘阴、界、入生住,或言生已灭。
- 别忘了!除了上香和供花,这些方法也可以供养三宝!
- 所有的身心世界都是无常变化的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二十一)云何为众僧?佛子如是问?箜篌腰鼓华,刹土离光明?心地者有七,所问皆如实?此及余众多,佛子所应问?
- 印光大师:程朱所说之致与格,万不可依
- 共读楞伽开示(四十八)何等禅境界?云何有三乘?唯愿为解说。
- 保护自命之第一良方
- 净慧老和尚:我们修行的时候,是选择禅宗还是jing土宗?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三十四)明句非明句、神通句非神通句。虚空句非虚空句。云句非云句。工巧伎术明处句、非工巧伎术明处句。风句非风句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九十五)【注释】大慧,若复诸余沙门、婆罗门,见离自性:浮云、火轮、揵闼婆城、无生、幻、焰、水月、及梦
- 学佛的人可以练气功吗
- 共读楞伽开示(四十八)何等禅境界?云何有三乘?唯愿为解说。
-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二十九)譬如海波浪,镜中像及梦,一切俱时现,心境界亦然;境界不具故,次第业转生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六十六)如是,大慧,转识、藏识、真相若异者,藏识非因;若不异者,转识灭,藏识亦应灭,而自真相实不灭
- 饮酒食肉,能令子母不得安乐
- 切记不要说“我欢喜什么”,也不要说“我不欢喜什么”
-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二十九)譬如海波浪,镜中像及梦,一切俱时现,心境界亦然;境界不具故,次第业转生
-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二十六)受用建立身,是众生现识,于彼现诸业,譬如水波浪。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