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楞伽开示(十九)成自性 圆成实性
1、共读共读楞伽开示,楞伽十九,开示成自性圆成实性。成自成实楞伽经义贯是性圆性由成观法师编纂的,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共读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楞伽 2、开示欢迎各位有学之士,成自成实有修之仁者,性圆性各位高僧大德,共读开悟见性的楞伽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开示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成自成实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性圆性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 3、【一切法虽现有众缘和合、离散、若生若灭等相,】都空无自性。缘和,空无自性;缘散,也是空无自性。缘,空无自性就等同空。 4、所以,今天不管你多幸福,缘,因缘聚会,你一定要体会到,有一天你会散会;不要等到那一天,你现在就知道,所以缘和的东西,也不用太高兴;缘散的东西,也不要太悲伤。缘和,得的观念放下;缘散,失的观念也要放下。若生若灭等相,众相不是生。 5、【及众生依此等妄相复起无边妄想,】无边的妄想,不是执著有,就是执著空;不是执著生,就是执著灭;不是执著缘起,就是执著缘灭。在空无自性里面,拼了老命要安立一种固定性,那么这个就坏了真相。 1、实相没有固定性的,法无定法的。【然一切法实本自圆成,】“一切法”中间补四个字:然一切法本自空寂。 2、然一切法本自空寂,一个颗粒微尘本来就空,一个大家庭还是空,一个国家还是空,一个地球它还是空,所以说:然一切法本自空寂,不必外借让它空,它法界性本来的性质就是空。实本自圆成。【从本以来,无有增损,】损就是减。 3、虚空有增吗。虚空有减吗。无有增损,然后在旁边写着:例如虚空。从本以来无有增损,例如虚空,虚空什么时候增。 4、没有;虚空什么时候减所以《华严经》常常用虚空来比喻。【故其本性“】本【不生】本【不灭,】本来就【不垢】也【不净,】本【不增】本【不减”;】重要的是为什么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5、因为它无相,这里很重要。相才有生、灭、垢、净、增、减。这个建筑物很高大,可是有一天,经过千年万年,风吹雨打,这个建筑物又变成老旧。共读楞伽开示
十九成自性 圆成实性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修行必须下苦功夫
- 共读楞严开示5——二十五圣,于二十五法,各证圆通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零五)【义贯】阿难,汝又嗅此炉中旃檀,此香若复然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一十六)【讲义】不应声闻,杂成中界。界无中位,则内外相,复从何成?
- 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觅之了不可得
-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金刚经》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一十九)【讲义】阿难!又汝所明,舌味为缘,生于舌识。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六十六)汝应于此分别自他,今吾将汝择于见中谁是我体?谁为物象?阿难,极汝见源,从日月宫,是物非汝
- 往生兜率净土的三品九等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三十六)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阿难,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
- 随机阅读
-
-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菩萨一生补处愿
- 共读楞严开示5——二十五圣,于二十五法,各证圆通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七十二)若如汝问:‘入室之时缩见令小’,仰观日时,汝岂挽见齐于日面?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三十六)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阿难,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
- 空有不二契真如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一十五)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零五)【义贯】阿难,汝又嗅此炉中旃檀,此香若复然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一十)阿难言:“我尝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 跑因果道场搞附体,还不让去寺院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二十四)又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合?为非暗合?为非通合?为非塞合?若非明合,则见与明,性、相乖角,如耳与明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九十四)汝等声闻,狭劣无识,不能通达清净实相。吾今诲汝,当善思惟,无得疲怠妙菩提路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五十)【讲义】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妄生涩滑
- 十地为何称为「法云地」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八十八)【讲义】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一十)阿难言:“我尝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二十五)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
- 若见因缘法,则为能见佛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七十)【义贯】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行,用饷他国;识阴当知亦复如是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九十一)阿难白佛言:世尊,必妙觉性非因非缘,世尊云何常与比丘宣说:见性具四种缘,所谓因空、因明、因心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二十五)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