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九十二)阿难,吾复问汝:诸世间人说:‘我能见’,云何名见?云何不见?阿难言:世人因于日、月、灯光,见种种相
1、共读光共读楞严开示,楞严一百九十二,开示阿难,难吾吾复问汝:诸世间人说:‘我能见’阿难言:世人因于日、复问月、汝诸人说人因灯光。世间楞严经讲义是云何云何言世于日月灯圆瑛法师编写的,楞严经义贯成观法师编写的阿难,这两部开示是种种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共读光欢迎各位有学之士,楞严有修之仁者,开示各位高僧大德,难吾开悟见性的复问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 2、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看《楞严经》你说记不住,其实没有人能记住。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两件事,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 3、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经文:【阿难,吾复问汝:诸世间人说:‘我能见’阿难言:世人因于日、月、灯光,见种种相,名之为见;若复无此三种光明。阿难,若无明时名不见者。若必见暗阿难,若在暗时,不见明故,名为不见;今在明时如是二相俱名不见。 4、若复二相自相陵夺,非汝见性于中暂无;如是则知二俱名见】。先解释一下,这一段很多人看不太懂:阿难。我现在问你:一切世间人说:我能够看得到东西为什么。 5、怎么样才算是看得见呢在哪一种情形又叫做看不到呢。阿难言:世间人因为有日光、月光、灯光,见种种相,我们就称它能见,就是看得到东西。若复没有这日、月、灯光三种光明,我们就说:看不到东西。 1、阿难,若无明时名为不见,这个[无明]就是没有光线,不是那个无明。如果没有光线时,我们就称为看不到,那么,反过来,也应当看不到暗啊。因为它没有光线的时候,你就称它看不到,那现在是连暗你也看不到才对啊;可是,事实不然,当我们失去光线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见到暗。若必见暗,如果你眼睛确实也可以看到暗,只是没有光,此但无明,这个只是没有光线而已啊。 2、怎么可以说他看不到呢。因为见明也是见,见暗还是见啊,见明、见暗统统叫做见,统统叫做看得到啊。 3、阿难,如果在暗的时候不能见明,我们就说这样叫做不见;现在有光线的时候,我们也是不见到暗啊,还是不见啊,也是看不到暗啊。还名不见,这样子二种情形,统统叫做不见,看不到,在明的时候不见暗;在暗的时候不见明,二个角度统统叫做不见啊。若复二相自相陵夺,如果这二种只是暂时的,明来暗现,暗来明去,这个只是二种相互相倾夺而已,非汝见性于中暂无,不关你的见性说在那一刹那暂时没有,明、暗无关于见性。所以,非汝见性于中暂无,并不是指你的见性在那一刹那暂时没有,如是则知二俱名见。 4、因此我们要了解,见明也是见,见暗还是见。为什么你讲不见呢。 5、所以说:这个如果不消文释义的话。注释:【云何名见】:怎么叫作[见]。共读楞严开示
一百九十二阿难,吾复问汝:诸世间人说:‘我能见’,云何名见?云何不见?阿难言:世人因于日、月、灯光,见种种相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禅宗五家七宗——临济宗
- 修心,就是抛弃欲望、放下心事的历练过程。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八十五)佛告阿难:我今如是开示方便,真实告汝,汝犹未悟,惑为自然!阿难,若必自然,自须甄明,有自然体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四十一)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即时阿难回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难左
- 念佛法门为何是圆顿之教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一十七)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六十一)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暂止便去,终不常住
- 佛源老和尚:投胎是个大问题,好多老修行一辈子修苦行,投胎到富贵人家享福去了
- 三辈九品得往生,四土径登不退转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五十一)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
- 共读楞严开示(七十二)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既无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独归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三十一)在学如何观真心本性以前,先要能观察及判别妄心
- 归心净土的杨杰居士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五十七)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混扰扰相以为心性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三十一)在学如何观真心本性以前,先要能观察及判别妄心
- 佛源老和尚:最难断的就是情爱这个家贼
- 果报的轻重取决于心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二十九)若汝执恡(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零九)“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若不见面,内对不成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五十三)阿难即从座起,礼佛合掌,长跪白佛:世尊,若此见闻必不生灭,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