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二十)【讲义】佛告富楼那:譬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
1、共读告富共读楞严开示,楞严楼那四百二十,开示【讲义】佛告富楼那:譬如迷人。百讲楞严经讲义是义佛圆瑛法师编写的,楞严经义贯成观法师编写的譬迷,这两部开示是人于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聚落欢迎各位有学之士,惑南有修之仁者,为北各位高僧大德,共读告富开悟见性的楞严楼那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开示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百讲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义佛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 2、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看《楞严经》你说记不住,其实没有人能记住。 3、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两件事,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寅二佛分真妄喻释,分二,卯初喻妄不复生二喻真不复变】【,卯初分二,辰初无明本空二万法现无今初】佛用比喻来告诉他:【佛告富楼那:譬如迷人】说:佛告富楼那:譬如有迷惑的人,迷失了方向的人,在这个聚落;人多的地方叫做聚落,把南边当作是北边,也就是东西南北分不清楚迷人、乃迷方之人,】迷了方向的人。【喻已起无明之众生;聚落、乃人烟聚止之村落,喻如来藏;惑南方为北方;南方实不转为北方,】北方也实不转为南方。 4、所以,【喻迷时从真起妄,真体不变,真不成妄,妄性本空也。】迷的时候从真起妄,这一句要特别注意,研读《楞严经》的人,这个关键如果搞不清楚,就会很麻烦。 5、你如果认为说真可以起妄,是大大的错误。真从来不是妄真从来没有什么增跟减。所谓从真起妄,它这个要反过来讲:妄依真有,这一句话,它是整个《楞严经》的关键:妄心依真心而有。 1、真心就像树木、真的树木;妄心就像影子,你说树木生影子是错误的,树木是实体的东西,就像真智的涅槃妙性,它是实体性的,离尘有体性的;而妄心、妄识是无体性的,离尘无体性的。所以,妄心只是真心的影像,意思就是:意识心是刹那生灭的,意识心空,当体就是真性。 2、所以讲:从真起妄,是不对的、是方便说,这个是关键。如果这个观念搞不清楚,整部《楞严经》就会很迷惑。 3、所以,这一句话,你能说方便说;但是,有时候太方便,祖师的注解太方便,下一代的人会跟着讲、会跟着思维。所以,这一句是完全错的。从真,真从来不起妄,意思就是:你什么时候可以发现真心,真心它就像虚空,从来没有任何的增减、生灭、来去、有无,只是说你什么时候会发现生灭当体即空,真心就显现,就是这个时刻。离开生灭,绝对找不到不生不灭;离开妄心,你也找不到真心,所以,妄就是生灭。 4、那么,这一句:喻迷的时候从真起妄,是方便说;妄依真有,这个就是真实的,妄心依真而存在;就是树木的影子,有树木,太阳一照,它就会有影子。所以,你找到了影子,其实真树它就找得到,树木的影子找得到。 5、就是意识心如果你觉悟到它是假的,就在当下,它就是真心。所以,为什么自己看语言、看文字,没有大悟的人指导,很容易落入祖师的注解里面这些善巧方便的东西。所以,见性有什么好处。有个大大好处,就是绝对不受语言、文字的观念所伤害、牵引,或者是所蛊惑,或者是迷茫。共读楞严开示
四百二十【讲义】佛告富楼那:譬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图】虚云老和尚120年的传奇人生
- 素食不仅仅在于吃,而是一场心的修行!
- 绍云老和尚:云居山竺慎师身上发生的一个事情
- 绍云老和尚:有人念佛多年病没好,便怀疑佛号不灵
- 四种情况成就犯邪淫戒的根本
- 绍云老和尚:现在的善知识为什么这么少?
- 绍云老和尚:平常养成这个习惯,梦中遇到恶事也能不犯戒
- 绍云老和尚:九华山百岁宫后面有个老虎洞,洞里住着一位宏开老和尚
- 迴向给众生,众生是不是能得到利益
- 舍得也是一种智慧
- 禅宗单刀直入 直下见性
- 绍云老和尚:虚云老和尚几次都准备死了,到五十六岁,临开悟了
- 佛教宗派是怎么形成的
- 老和尚,能不能讲一讲怎么样参禅?
- 绍云老和尚:这是入道的起码功夫
- 绍云长老:你如果不把心放下来,什么都没有用,要统统放下才行!
- 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
- 绍云老和尚:平常养成这个习惯,梦中遇到恶事也能不犯戒
- 能量低的人,都有这个特质!准到吓人
- 绍云老和尚:要有这种心理,你才能学到东西、增长福慧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