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问答

《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25>

《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

1、楞严《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经第七处征心,套破讲题:《大佛顶首楞严经》。妄识无处破妄识无处,处征七处征心主讲:慧律法师主讲。心>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楞严

《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25>

2、经第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套破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妄识无处《楞严经讲义》100页,处征第三行,心>【卯二执心在身外,楞严分二,经第】【辰初阿难引灯喻自决同佛二如来以身心相知为破今初】经文:【阿难稽首,套破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前面是执心在身内,被佛所破,阿难又转到认为心是在身外。说:阿难稽首,这个稽首就是叩头至地,多停留一会儿,这是礼拜当中最重的礼。

3、说:阿难稽首,而白佛言,说:我听闻了如来如是法音,知道说心在身内是不对的,现在悟知我心,实居身外;这个悟不是真正的了悟,而是说:我现在转一个方向,了解到心是在身体外边。说:【阿难见处未真,】见处未真就是:能见的心用意识心,不是用无所住心,所以叫做见处未真;不是用如来藏性见,见无所见,名为真见,说:见见无见。阿难见处未真,【不免随语生解,】随佛的语言,生意识心的解。

4、【闻佛破内,】听到佛破这个执心在内,【即便计外。故稽首白佛:】跟佛顶礼,就对佛说:【我闻如来,如是法音,即前云必不内知。

5、】心如果在内,连最近的身体内的五脏六腑都不知道,云何知外,何况外边的东西呢。【悟知者:此悟非真悟,以不见身内,悟知不在身内;以了见身外,悟知必在身外,故决之曰:“实居身外。”】这个“实”就很有自信,就是好像阿难觉得这样应该没有错。

七处征心?25>

1、阿难还很懂得比喻,看下边这一段,为什么悟知我心,实居身外呢。经文:【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师父先简单解释一下,说:阿难说:为什么我现在体悟到,心是在身体的外边呢。

2、就像灯光,有灯光它就明亮。譬如灯光,然于室中,这个室中就是室内了,室内只要点灯,有了光,是灯必能先照室内,有了灯的明亮,就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从其就是接下来,就会照到房间的门,后及庭际,最后会照到外边的林园,庭际,就是外边的林园。一切众生,不见到自己的身中,而唯独能够见到身体外边的东西,亦如灯光,也就像灯光居在室外,因为灯光在室外,就没有办法照进来,不能照室,也就是说:灯光如果在外边,只能看到外边;所以,心在外面,是因为它有光明。

3、阿难的意思就是说:里面五脏六腑是暗暗的,所以看不到。外边,是因为心在外面,所以,可以看得到外面。【此阿难自翻前执之非,】前面是着心在内,所以,前面的执着,知道已经不对了。现在还【引喻作证。

4、】还引这个比喻,来作这个证明,立足点比较强了。【先用异喻,】“异喻”就是不同的比喻。

5、【首句征云:所以我说此心,实居身外者】是为什么呢。我讲:心实居身外,是有道理的。阿难讲出这个为什么了。【引喻云:】就引用了比喻,【譬如灯然室中,此灯必能先照室内,】这个灯如果点在室内,就会先照室内,再接下来,【从其室门照出,】接下来就照到室门,从这个室的门,【后及庭际。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