悭贪的烦恼对治下去,内在心性的宝藏就打开了
一个修行人要修福,悭贪去内但是烦的宝怎么去修?从哪里下手?这不得不加以讨论。菩萨的恼对六度前五度是修福。净土法门的治下净业三福——人天的、世间的心性福,小乘的藏打戒福和大乘的行福,它也是悭贪去内谈修福。 我们作为学佛的烦的宝人,福如果修不到,恼对他就很难去修道。治下有句话叫培福载道,心性你的藏打福德培得深厚了才能载道,这个载体才能够承载你的悭贪去内道业。道业更多的烦的宝是一种出世间的无为的智慧,它需要福作为基础。恼对 那么六度为什么把布施放在前面?布施是修福的第一大科目。因为我们凡夫众生与生俱来有两种烦恼,就是悭、贪。悭就是悭吝,自己有的东西不愿意给别人,这是悭;贪就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也想佔为己有。他就是给别人一块钱,都觉得心理难受;如果从别人那里得到一毛钱,他都觉得很高兴。他有与生俱来的习气。 那悭、贪这两种烦恼就关闭了我们的善业之门,我们本有的性德就被这两个烦恼给锁住了,心量就狭隘了,所以就要布施。悭贪是病,这个病怎么去对治它?它的药方就是布施。你一布施出去,悭贪的烦恼一对治下去,内在心性的宝藏就打开了,你的心量就打开了。你给众生一种利益,他就生欢喜了,这时候众生欢喜你也感到欢喜了。 慈善家为什么愿意做慈善,他有一个心理感觉——当他帮助了别人的时候,他会感觉到自己很高兴,有飘飘欲仙之感。光凭这种感觉,他就觉得值得去做。当你有飘飘欲仙之感的时候,你的身心都是一团太和之气,首先直接的好处是你的身体会好。同时别人感恩你,你就感到精神上也很愉悦。并且你播下的这个种子,以后又会有回报,天道好还啊! 所以布施是修福德的一个重要的科目,从这里下手。但对于布施,有的人说:「我没有钱,我能不能修到福呢?」你没有钱财,你能够随喜,你也在修福。就好像两个人在买卖香物,你在旁边站着随喜,你就沾染了香气。我们不要以为修福非得要有很大的资财,你首先要发起这种利益众生、修福报的心。 我们看到有这么一个公案:就是手指植福。有一个很贫穷的人,他是帮别人修鞋子的,在城门外修鞋子。这个城里面有个大富长者常常供斋。到应供的时候,就有很多比丘要进城,他们不知道那个大富长者住在什么地方,就常常问他:「那个供斋的在什么地方?」他就在那里用手指为他们指方向,从哪走从哪走从哪走……过了若干年之后,这个贫穷的人转生成了一位树神。 有一天有些商人在山林里面迷了路,树神就告诉他们怎么出去、怎么出去。但这些商人在山里面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这个树神就从手指上就能流出饮食、饮料给他们。这些商人就很惊叹,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功德?这位树神就说,是由于他多少多少劫以前,做一个贫穷的人时为比丘指路,他的手指就出现这样的功德。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文殊师利菩萨降伏魔王波旬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六)13---15慧律法师主讲
- 《金刚经》分段贯释——明法身分第四【上】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一)19---21慧律法师主讲
- 打坐念佛气一直在头上鼓,应该如何解决
- 《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27>
- 一件事,想通了是天堂,想不通就是地狱。
- 万如通微禅师悟道因缘
- 寺院有哪些「职位」?「人事变动」分哪些程序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六)24---25慧律法师主讲
- 《楞严经》第十六套:?32>五十种阴魔
- 《金刚经》分段贯释——明法身分第四【上】
- 大安法师2021新春开示:修心如牧牛
- 一个能彻底杀死浮躁和焦虑的顶级思维
- 下雨天的日子也是一种美
- 《金刚经》分段贯释——离喜动分第十二
- 佛陀为何要制定戒律
- 《金刚经》分段贯释——毋骄慢分第五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一)40---42慧律法师主讲
- 一念贪心起,百万障门开。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