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修行实践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一)40---42慧律法师主讲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1、楞伽《楞伽阿跋多罗宝经》,阿跋一,多罗40---42慧律法师主讲。宝经讲题:《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慧律主讲:慧律法师主讲。法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主讲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一)40---42慧律法师主讲

2、楞伽请翻开《楞伽经》第178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阿跋178页,多罗前面算来第四行【复次,宝经大慧,慧律有七种性自性:所谓集性自性、法师性自性、主讲相性自性,楞伽大种性自性、因性自性、缘性自性、成性自性。

3、】复次有七种性自性,《楞伽经》是讲第一义谛,这第一义谛有两种:一种是理上的第一义谛,一种是事相上的第一义谛,这里是指事相上的第一义谛,也就是诸佛证知一切法性,均含七种性自性,由事的第一义谛体悟和理上的第一义谛体悟,称为空无自性,唯证相应的第一义谛,所以这一段,是事相上的第一义谛。复次有七种性自性,第一个“性”,就是类似我们所讲的“性质”,自性,以此为自性,在这里容易把名相搞混,我们说:识跟性,是识心、分别、离尘无自体性,而我们的清净自性,是离尘有自体性,这是站在识跟性的角度来说,有自性跟无自性,那么这里讲的自性,由于第一义谛不可说,没有能所、没有语言、没有文字,可是你又必须说,在事相,既然是事相第一义谛,就必须由语言文字方便说,所以给他说一个“自性”,而这个“自性”的究竟之处,是空无自性,换句话说,事相的第一义谛,是赋予给他名相来诠释究竟理上的第一义谛,不得不说,所以方便说有个“自性”。所谓集性自性,这个集性自性,就是我们的藏性含有体跟用,这个体用不分合于一体的时候,称为集性自性,集合体跟用合于一体,为其自性,可以讨论,其实究竟之处是空无自性,这里是体用不分的时候,叫做“集性自性”。性自性,以如体之性为其自性,叫做一切法性自性,简单讲,第一个性就是真如之体,一切法以真如体之性为其自性,其实究竟之处是空无自性,以如体之性为其自性,在人类来讲叫做觉性,真如的觉性,菩提的觉性,在植物或者是矿物来讲,叫做法性,那么整个宇宙来讲,就叫做法界性,无论是佛性、法性或者是法界性,推广到整个法界,他统统叫做空无自性,也就是真如之体,所以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是什么道理。

4、就是有情跟无情皆空无自性,都是真如之体所显露出来的。所以第一个性自性,就是依真如之体为其自性,有可讨论,也就是一切法的性自性。相性自性,相就是现相,现相的性质,也就是一切法都含有现相的性质,而这种现相的性质为其自性。比如说,我们看到一个人,人有人相,却是空无自性,但是短暂地来讨论他,究竟之处是空无自性以人会现这个人相,牛会现这个牛相老虎会现这个老虎的相,这时候有可讨论,以此现相的性质,这个性后面加个“质”那就更清楚,现相的性质。

5、万法,无论动物、植物、矿物、法界,都是藏性所含藏的、所显露的,当然,种子起现行,现行又薰种子,当然含藏的体用一定会现种种的相,所以现相的性质为其自性。如果是究竟第一义谛理上来讲,万法本来就是不可说,万法不可说,则没有语言、没有文字,也不能讨论,唯证相应,那么现在讲的是事相第一义谛,是有可讨论。因此,人有人相,牛有牛相,虎有虎相,动物有动物的相,植物有植物的相,矿物有矿物的相,这些现相的性质为其自性,也就是一切法都含有现相的性质,只要缘起、业力所牵,那就会显现种种的相。

一40---42慧律法师主讲

1、所以,现相的性质,而以这种现相的性质为其自性,可以讨论的。大种性自性,也就是一切法,依四大种之性为其自性,一切法依四大种之性为其自性,也就是地、水、火、风,地水火风之性。也就是说,比如说:地是坚性;水是湿性;火是暖性,有温度的;风是动性,地水火风,坚湿暖动,这个在《楞严经》也讲过。一切法依四大种之性为其自性。

2、那么,因为地水火风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不可言说,但是在事第一义谛必须说。所以,以短暂、可以讨论地说一切法依四大种之性为其自性,就是这个意思。说前面有性相大种等等的自性,便可以一切法作亲因,生起其他法,所以叫做因性自性。那么这个因就是亲因,一切法作亲因的性质为其自性。

3、在佛教里面来讲,因、缘、果,有一定的次第,但是这个是必须假设在某一个时空性里面,那么这个因、缘、果,那么如果推论来讲的话,因性本空,缘性本空,果性本空,皆是第一义谛。次第生,而说有因缘果,究竟第一义谛是圆顿、圆满、顿悟,则没有所谓的次第,所以缘起不能坏性空,性空也不能坏缘起,当然这是对二乘人所讲的;如果是究竟之处,所谓的缘起,正依二报,统统是如来藏性,这是究竟之说,外面的山河大地仍然是第八意识心所影现出来的。这个因性自性,这是一切法作亲因的性质,第一个“性”加一个:“质”,就看得比较懂,也就是一切法作亲因的性质,那么,第二个自性就是为其自性,可以讨论的。

4、接下来,缘性自性,就是一切法作为缘性,也就是一切法作缘之性,有了亲因的性质,当然也必须要有外缘做缘性,一切法作缘之性为其自性。例如说种子,这个就是亲因性自性,种子一切法作亲因的性质,为其自性,那么阳光、水份、肥料等等,或者除草。当然,有了因,有了缘,最后就一定会有果,叫做成性自性这个成性自性,加几个字就看得懂,也就是:成就一切法之性,那么就看得懂。

5、要不然,成性自性就看不懂,成就一切法之性为其自性,也就是说,一切法都具足了体跟用,还有相,还有性、大种,因性、缘性,前面所讲的都具足了,具足了体、具足了用,具足了相、具足了性,具足了大种,具足了因性,具足了缘性等这些自性,那么这个时候便能具足成熟一切法之性,这个叫做成性。这个成性,简单讲就是果报成熟了,或者是修行圣道成熟了。比如说你发菩提心,有亲因性自性,跟得到了善知识、得到了好的同参道友,有这些缘性为其自性,那么最后一个:成就一切法,那么成就菩提果为其自性。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