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一)40---42慧律法师主讲
1、楞伽《楞伽阿跋多罗宝经》,阿跋一,多罗40---42慧律法师主讲。宝经讲题:《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慧律主讲:慧律法师主讲。法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主讲 2、楞伽请翻开《楞伽经》第178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阿跋178页,多罗前面算来第四行【复次,宝经大慧,慧律有七种性自性:所谓集性自性、法师性自性、主讲相性自性,楞伽大种性自性、因性自性、缘性自性、成性自性。 3、】复次有七种性自性,《楞伽经》是讲第一义谛,这第一义谛有两种:一种是理上的第一义谛,一种是事相上的第一义谛,这里是指事相上的第一义谛,也就是诸佛证知一切法性,均含七种性自性,由事的第一义谛体悟和理上的第一义谛体悟,称为空无自性,唯证相应的第一义谛,所以这一段,是事相上的第一义谛。复次有七种性自性,第一个“性”,就是类似我们所讲的“性质”,自性,以此为自性,在这里容易把名相搞混,我们说:识跟性,是识心、分别、离尘无自体性,而我们的清净自性,是离尘有自体性,这是站在识跟性的角度来说,有自性跟无自性,那么这里讲的自性,由于第一义谛不可说,没有能所、没有语言、没有文字,可是你又必须说,在事相,既然是事相第一义谛,就必须由语言文字方便说,所以给他说一个“自性”,而这个“自性”的究竟之处,是空无自性,换句话说,事相的第一义谛,是赋予给他名相来诠释究竟理上的第一义谛,不得不说,所以方便说有个“自性”。所谓集性自性,这个集性自性,就是我们的藏性含有体跟用,这个体用不分合于一体的时候,称为集性自性,集合体跟用合于一体,为其自性,可以讨论,其实究竟之处是空无自性,这里是体用不分的时候,叫做“集性自性”。性自性,以如体之性为其自性,叫做一切法性自性,简单讲,第一个性就是真如之体,一切法以真如体之性为其自性,其实究竟之处是空无自性,以如体之性为其自性,在人类来讲叫做觉性,真如的觉性,菩提的觉性,在植物或者是矿物来讲,叫做法性,那么整个宇宙来讲,就叫做法界性,无论是佛性、法性或者是法界性,推广到整个法界,他统统叫做空无自性,也就是真如之体,所以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是什么道理。 4、就是有情跟无情皆空无自性,都是真如之体所显露出来的。所以第一个性自性,就是依真如之体为其自性,有可讨论,也就是一切法的性自性。相性自性,相就是现相,现相的性质,也就是一切法都含有现相的性质,而这种现相的性质为其自性。比如说,我们看到一个人,人有人相,却是空无自性,但是短暂地来讨论他,究竟之处是空无自性以人会现这个人相,牛会现这个牛相老虎会现这个老虎的相,这时候有可讨论,以此现相的性质,这个性后面加个“质”那就更清楚,现相的性质。 5、万法,无论动物、植物、矿物、法界,都是藏性所含藏的、所显露的,当然,种子起现行,现行又薰种子,当然含藏的体用一定会现种种的相,所以现相的性质为其自性。如果是究竟第一义谛理上来讲,万法本来就是不可说,万法不可说,则没有语言、没有文字,也不能讨论,唯证相应,那么现在讲的是事相第一义谛,是有可讨论。因此,人有人相,牛有牛相,虎有虎相,动物有动物的相,植物有植物的相,矿物有矿物的相,这些现相的性质为其自性,也就是一切法都含有现相的性质,只要缘起、业力所牵,那就会显现种种的相。 1、所以,现相的性质,而以这种现相的性质为其自性,可以讨论的。大种性自性,也就是一切法,依四大种之性为其自性,一切法依四大种之性为其自性,也就是地、水、火、风,地水火风之性。也就是说,比如说:地是坚性;水是湿性;火是暖性,有温度的;风是动性,地水火风,坚湿暖动,这个在《楞严经》也讲过。一切法依四大种之性为其自性。 2、那么,因为地水火风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不可言说,但是在事第一义谛必须说。所以,以短暂、可以讨论地说一切法依四大种之性为其自性,就是这个意思。说前面有性相大种等等的自性,便可以一切法作亲因,生起其他法,所以叫做因性自性。那么这个因就是亲因,一切法作亲因的性质为其自性。 3、在佛教里面来讲,因、缘、果,有一定的次第,但是这个是必须假设在某一个时空性里面,那么这个因、缘、果,那么如果推论来讲的话,因性本空,缘性本空,果性本空,皆是第一义谛。次第生,而说有因缘果,究竟第一义谛是圆顿、圆满、顿悟,则没有所谓的次第,所以缘起不能坏性空,性空也不能坏缘起,当然这是对二乘人所讲的;如果是究竟之处,所谓的缘起,正依二报,统统是如来藏性,这是究竟之说,外面的山河大地仍然是第八意识心所影现出来的。这个因性自性,这是一切法作亲因的性质,第一个“性”加一个:“质”,就看得比较懂,也就是一切法作亲因的性质,那么,第二个自性就是为其自性,可以讨论的。 4、接下来,缘性自性,就是一切法作为缘性,也就是一切法作缘之性,有了亲因的性质,当然也必须要有外缘做缘性,一切法作缘之性为其自性。例如说种子,这个就是亲因性自性,种子一切法作亲因的性质,为其自性,那么阳光、水份、肥料等等,或者除草。当然,有了因,有了缘,最后就一定会有果,叫做成性自性这个成性自性,加几个字就看得懂,也就是:成就一切法之性,那么就看得懂。 5、要不然,成性自性就看不懂,成就一切法之性为其自性,也就是说,一切法都具足了体跟用,还有相,还有性、大种,因性、缘性,前面所讲的都具足了,具足了体、具足了用,具足了相、具足了性,具足了大种,具足了因性,具足了缘性等这些自性,那么这个时候便能具足成熟一切法之性,这个叫做成性。这个成性,简单讲就是果报成熟了,或者是修行圣道成熟了。比如说你发菩提心,有亲因性自性,跟得到了善知识、得到了好的同参道友,有这些缘性为其自性,那么最后一个:成就一切法,那么成就菩提果为其自性。《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一40---42慧律法师主讲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天乘四空定之空无边处定
- 共读楞伽开示(九十三)佛诸波罗蜜,佛子与声闻,缘觉诸外道,及与无色行,如是种种事?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六十三)【诠论】大慧,相续灭者,相续所因灭,则相续灭;所从灭及所缘灭,则相续灭。大慧,所以者何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三十)所有句非所有句。愿句非愿句。三轮句非三轮句。相句非相句
- 四空定的过失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六十七)【注释】如是,大慧,转识、藏识、真相若异者,藏识非因;若不异者,转识灭,藏识亦应灭,而自真相实不灭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零六)为有几阿 ,名舍梨沙婆?几舍梨沙婆,名为一赖提?几赖提摩沙?几摩沙陀那?复几陀那罗,为迦梨沙那?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九十二)大慧,若复诸余沙门、婆罗门,见离自性:浮云、火轮、揵闼婆城、无生、幻、焰、水月、及梦
- 迴向给众生,众生是不是能得到利益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四十一)大慧,是百八句,先佛所说,汝及诸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
- 随机阅读
-
- 只有一切顿捨,才能迸出净业种子
-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一十九)不坏相有八,无相亦无相。譬如海波浪,是则无差别,诸识心如是,异亦不可得
- 共读楞伽开示(九十三)佛诸波罗蜜,佛子与声闻,缘觉诸外道,及与无色行,如是种种事?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七十八)圣慧眼,入自共相建立,如所建立,不与外道论恶见共。
- 为什么净土宗可以带业往生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九十)大慧,彼诸外道说有三缘合生者,所作方便因果自相,过去未来现在、有种无种相,从本已来成事相承,觉想地转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九十四)妄想、因缘灭尽,离妄想说所说,观所观,受用、建立身之藏识,于识境界、摄受、及摄受者不相应
- 共读楞伽开示(三十二)一切佛语心
- 为什么要做早晚课?能得到什么利益
- 共读楞伽开示(七十八)禅师以何法,建立何等人?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七十八)圣慧眼,入自共相建立,如所建立,不与外道论恶见共。
- 共读楞伽开示(二十三)一切法不生,一切妄想不生,就是真如
-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 共读楞伽开示(九十四)须弥巨海山,洲渚刹土地,星宿及日月,外道天修罗?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二十)云何树葛藤?最胜子所问。云何种种刹,仙人长苦行?云何为族性?从何师受学?云何为丑陋?云何人修行?
- 共读楞伽开示(二十七)觉自心现量
- 有六种祸患会致钱财消散通往恶道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六十九)【注释】大慧,藏识灭者,不异外道断见论议
- 共读楞伽开示(二十七)觉自心现量
-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一十七)【注释】青赤种种色,珂、乳及石蜜,淡味、众华果。日月与光明,非异非不异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