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第二套:总论(义贯绪论)?14>
1、楞严论义论>《楞严经》第二套:总论,经第义贯绪论,套总讲题:《大佛顶首楞严经》。贯绪总论,楞严论义论>义贯绪论主讲:慧律法师主讲。经第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套总 2、贯绪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楞严论义论>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经第由此定力,套总令彼佛土一切有情,贯绪皆悉发起慈心、楞严论义论>悲心、经第无怨害心、套总普平等心、更相利益安乐之心这个非常重要,随住如是诸佛国土,如果具足慈悲声定,也就是要用慈悲心讲经说法。由首楞严三昧,讲的是正法,令彼佛土一切有情,都要发起慈心,“慈”就是与乐;“悲”就是拔苦。 3、所以,我们要问一下:我们给多少众生快乐。我们解决了多少众生的痛苦前几天,我收到了一个小姐的信,三十多岁,活不下去了。后来有这个因缘,看到了师父的这个法,在台湾,电视打开就看得到她太感谢师父了,救了她一命,这二年来,她每天都看师父的法。 4、所以说:我又做了一桩功德,不小心又救了一条命。这个是有写信来的,没有写信来的,不知道救了多少人啊。 5、所以,我们尽力,还要看众生的福德因缘。我们有慈心、悲心,可是,要看众生的业力的因缘转得过来、转不过来。底下这个很重要:无怨害心起那个怨害,就是恨的意思,这个怨害心最伤法身慧命,伤害我们法身慧命最严重的就是恨,就是对众生起这个怨害心,恨对方,一定要让对方死佛在世也是这样,没有一个圣人不被伤害的、不被怨恨的;但是,圣人对众生,是一律普平等的。可是,凡夫反过来,是一心一意的想要害圣人,佛就是这样子了。 1、因此,这个怨害心,一点都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动念都不可以有。这样子我们晚上睡觉,也对得起因果。底下,随住如是诸佛国土,若入引集诸福德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这个非常重要,成观法师在旁边画圆圈,就是叫你注意。 2、由首楞严大定,讲经说法,或修一切的福德,令彼佛土一切有情,底下这几个字,你要注意看:离诸斗诤,因为这个斗诤是学佛很大的障道。斗诤都是斗嘴,再来就是斗议,嘴巴互相诤论不休,加一个言部,就是在语言上斗诤。 3、疾疫、就是疾病,尤其是非洲。饥馑、非洲非常严重。 4、疾疫就是传染病;饥馑就是饥饿。非时风雨,什么叫做非时呢。 5、就是非大自然季节性、节奏正确的风雨,叫做非时风雨,来得不是时候现在是更严重了,现在更严重。因为我们用的CO2太多,地球开始暖化,有多么的严重。《楞严经》第二套:总论
义贯绪论?14>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盗木材的夫妻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三十五)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将谁见?阿难言
- 佛源老和尚:最难断的就是情爱这个家贼
- 六祖惠能 I 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 情绪就是无明的业力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二十九)若汝执恡(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
- 共读楞严开示3——科判与序文
- 共读楞严开示(七十七)羯磨师第一番白已云:“此是第一番羯磨已成,十方妙善戒法,由心业力,悉皆震动。”
- 《观无量寿佛经》图文解说
-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金刚经》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一十二)【讲义】辰二别释(分六)巳初眼色识界至六意法识界
-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金刚经》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 受果报的时候,会因造业的人多而减轻吗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六十五)阿难言: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佛告阿难:吾今问汝:今汝未得无漏清净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一十二)【讲义】辰二别释(分六)巳初眼色识界至六意法识界
-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金刚经》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 在世间上要完成四个缘
-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金刚经》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八十八)复次,阿难,此见又复缘明有见?缘暗有见?缘空有见?缘塞有见?阿难,若缘空有,应不见塞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一十一)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是心无体,则无所合:若无有体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