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种行门来摄受教化众生
四摄法是种行大乘菩萨的法,以四种行门来摄受众生,门摄教化众生。受教生 第一是化众布施。布施、种行爱语、门摄利行、受教生同事,化众这是种行菩萨的四摄法,侧重在利他方面。门摄菩萨度众生首先要结缘分,受教生结善缘。化众一切众生都希望得好处,种行所以菩萨跟众生结缘的门摄方式就是布施,也是受教生六度的第一科。我们凡夫众生一个与生俱来的这种劣根性,就是贪吝,贪心和吝啬。对这种贪吝之心的对治的法药,就是布施。 布施有财布施,有法布施,有无畏布施,首先要从财布施开始。所以我们如果有财富,一定要布施出去,财散则人聚,财散出去,你的人心才聚到这里。他对你有感恩的心,你再跟他去讲佛法,才说得进去。这就是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菩萨要修这一法。如果你作为一个菩萨修行,你非常小气,吝啬,拔一毛出来都像割肉似的,那众生就会对你敬而远之。所以我们一定要修布施。 第二是爱语,要说柔软的话,要说安慰的话,要说让他欢喜的话,爱语。不能对众生採取一种憍慢的、讽刺的、嘲弄的这些口气,要修爱语。 要利行,利行就是给众生以利益。一切众生他能交朋友之间,他一定会筹量:我跟他交朋友能不能得利益?这是凡夫众生必然的一种反映,所以菩萨要顺应凡夫众生这种特点,你得要给他利益——利行。 同事,跟他一块共事。这就更难一些了。你要和光同尘,要跟他做同样的事情,他才对你有亲和力。如果你摆出一个很高尚、很清净、很持戒的样子,因为他做不到嘛,他就自惭形秽嘛,自惭形秽了他就会对你敬而远之嘛,你就很难跟他同事嘛,你同事不了就很难度他嘛。那么这个同事,那是更高难度的了。 那如果他去跳舞,他喜欢跳舞,你如果不能跟他一块跳舞,你度不了他。他喜欢喝酒,你如果不能跟他一块喝酒,也度不了他。所以这个不是凡夫所能学得到的。像济公这样的,他为什么酒肉穿肠过?他能度一部分人,那些大富大贵的人,哎,一看你也跟我一样喝酒吃肉,好好好,他就高兴了。如果你说你吃素,吃斋,那些富贵人觉得:唉,这太苦了,那我受不了,还是保持距离。 所以这个同事啊,那是以非行行正行,这是更高的境界,但是他要保持一个洁净的慈悲心去做。我们不要随便去学,但前面的布施、爱语、利行可以去学。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观心无常,调伏我见的颠倒
-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四十三)大慧,彼堕二见,不解心量,自心境界,妄想增长。身、受用建立,妄想根量
- 华严三观和天台一心三观是相似的
- 共读楞伽开示(十八)依他起性 众生依种种缘生无性
- 受果报的时候,会因造业的人多而减轻吗
- 共读楞伽开示(六十八)伽陀有几种?长颂及短句,成为有几种?云何名为论?
- 冤亲不分家,一念泯恩仇!
- 原来一个月可以做这么多事啊(9月复盘)
-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诸佛称名赞歎愿
- 共读楞伽开示(四十四)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承佛所听,顶礼佛足,合掌恭敬,以偈问曰:云何净其念?云何念增长?
- 共读楞伽开示(八十九)何故说断常,及与我无我?何不一切时,演说真实义?而复为众生,分别说心量?
- 南怀瑾:男孩子千万别玩这个,玩这个一定会短寿
- 菩萨的两大根本——誓愿力跟观照力
- 写作遇到卡点怎么办?
-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二十八)尔时世尊以偈答曰:若说真实者,彼心无真实
- 净慧老和尚:“小三关”都没过 只耍嘴皮子有何用?
- 佛教宗派是怎么形成的
- 即一切法离一切相。证量有差别。
- 印光法师:大病多由杀业而得,而淫欲是大病的催命符
- 别用不适合自己的方式定目标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