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保持觉照
起疑情是样保一门很深的功夫,初学的持觉人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那么,样保除此以外,持觉还有没有别的样保方法呢?古来参公案,除了参话头之外,持觉还有一种方法,样保就是持觉把话头提起之后,好好地照顾它,样保别让它丢失。持觉换句话来说,样保在坐的持觉过程中,你要时时提起话头,样保让它清楚、持觉明白,样保要把这个「无」字徐徐提起,照住它,这就是所谓的「照顾话头」。 在照顾话头的过程中,照的时间长了,觉照能力会变淡的,这个时候,你需要再提一提。在整个坐的过程中,你都可以用这种办法,让话头清清楚楚、历历分明,而不是恍恍惚惚、若有若无。当话头不分明的时候,你就重新把这个话头提一提,这就是觉照的功夫。一开始的时候,要保持这种觉照,不很容易,因为有许多妄想插进来。这就需要我们不断警觉,不断提起,把全身心都专注在公案上,或者说话头上。这好比鸡孵卵、猫捕鼠,要念兹在兹,死死盯住不放,不要让心念离开了话头,即使离开了,要赶快拉回来。这是我们在打坐的过程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 在专注话头的过程中,一般会出现两种可能,这两种可能都是由于我们的觉照力不够强大的缘故。一种可能是落入昏沉,另一种可能是妄想浮起。如果是昏沉来了,那你就要把话头提得勤一些。一旦话头变得模模糊糊,不再历历孤明的时候,你就马上提一提,让它清明起来。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昏沉。当你很清醒,不再昏沉的时候,这时会出现种种妄想来干扰你。妄想来了,怎么对治呢?还是要在觉照上用功夫,让妄想进不来,这就需要你把所照顾的话头,盯得紧紧的,绵绵密密,达到针插不入、水泼不进的程度。这个时候,妄想自然会减少。整个修行的过程,无非就是跟这两种东西作斗争,不是对治昏沉,就是对治掉举。 人的觉照能力是慢慢培养起来的。所以开始用功的时候,昏沉和妄想来了,不要怕,也不要管它,你只管盯着话头不放。开始时妄想肯定很多,而觉照相对少些,这好比一个一个的亮点。等到觉照多、妄想少了,乃至没有妄想了,那时亮点就连成了一条线。连成了线之后,你再加强用功,这光线就会由细变粗,最后打成一片。当你有一分钟打成了一片,那就不愁有五分钟打成一片;当你有五分钟打成一片,那就不愁有十分钟打成一片;如果你一枝香坐下来,基本上都打成了一片,那你的功夫可以说有了一定的长进,到达了相当的程度。那时就有可能做到「行不知行,坐不知坐」,好似木头人一样。这个时候,离开悟就不远了。 所以说,参禅的过程中,万一疑情起不来,那你就照顾话头。照顾话头的过程就是不断扫除妄想、提起正念的过程。不断提起,不断丢失,不断提起,要相信每一次提起会比前一次提起变得有力些。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敌人就是昏沉和掉举。战胜昏沉和掉举、提高觉照力的方法就是不断提起正念,做到「专注、清明、绵密」。各位在用功的过程中,要好好体会这些方法,要下死功夫。不下死功夫,想提高觉照能力,那是不可能的。大家都提起话头来,参!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下品往生者六劫待在莲华里做什么呢
- 共读楞伽开示(五十七)云何当来世,种种诸异部?云何空何因?云何刹那坏?
-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零九)因所作相。异不异。合业生相。深入计著。不能了知色等自性。故五识身转
- 净慧老和尚:功夫到家是什么样的境界?
- 有位老和尚走几步路,就把《华严经》念完了
- 共读楞伽开示(五十七)云何当来世,种种诸异部?云何空何因?云何刹那坏?
- 共读楞伽开示(五十三)云何最胜子?何因得神通,及自在三昧?云何三昧心?最胜为我说
- 南怀瑾:男孩子千万别玩这个,玩这个一定会短寿
- 念佛法门为何是圆顿之教
-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舍离彼生所作方便,金刚喻三摩提,随入如来身,随入如如化,神通自在,慈悲方便,具足庄严
- 冤亲不分家,一念泯恩仇!
-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零三)【义贯】大慧,是故欲得如来随入身者,当远离阴界入心因缘所作方便,生住灭妄想虚伪,唯心直进
- 如何通过身口意三业修净土
- 净慧老和尚:看虚云老和尚如何演绎轻安
- 共读楞伽开示(八) 性相不二,毫不偏颇 借相了性,由相入性
- 减少自我 培养福德 内心会无比强大
- 可以跟着念佛音频旋律唱念佛号而不计数吗
- 共读楞伽开示(十二)诸法本如 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 共读楞伽开示(六十四)何因度诸地?谁至无所受? 何等二无我?云何尔焰净?
- 原来线下优势桌游这么好玩!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