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债易还,命债难还
现在看第二段,命债难还还债的物债易还人应该怎么还呢?他过去生把人家讨得太过分了,那应该怎么办呢?看第二段。物债易还 如彼有力,命债难还兼有福德,物债易还则于人中不舍人身,物债易还酬还彼力。命债难还若无福者,物债易还还为畜生,物债易还偿彼余直。命债难还 过去生把人家这个畜生讨得太过分的物债易还这个人,他有两种情况: 假设这个人前生是物债易还「有力」,他有持戒还有修习禅定、命债难还智慧的物债易还这个功德力,以及他有布施、物债易还持戒、忍辱的善业的福德力,那么在还债过程当中,他不必捨掉人身,以人的果报来酬偿过去所讨过分的这一部分债务。欠钱就还钱,欠命还命,欠肉还肉等等,以人的果报来还。 「若无福者,还为畜生,偿彼余直。」假设这个讨得太过分的人,前生没有戒定慧的功德,也没有布施、持戒的福德,两个都没有,那么他就反过来堕入到畜生道,来酬偿过去生讨的过分的这一部分。就是,对方在还债的过程当中,一种是以人道来偿还,一种是以畜生来偿还,还债的方式有两种。 还债的难易也有两种。看经文。 阿难当知!若用钱物,或役其力,偿足自停。如于中间,杀彼身命,或食其肉,如是乃至经微尘劫,相食相诛,犹如转轮,互为高下,无有休息。 在还债的过程当中,我们先看比较容易偿还的。 「若用钱物,或役其力。」就是说,我们假设欠人家的是财物,那么我们在偿还过程当中,欠钱还钱。没有钱怎么办呢?那就用体力来偿还,你可能做他的仆人,或者做他的牛马等等,以体力来还债。还到够了以后,这个因缘就停止了。这个是欠钱还钱,或者是以体力来偿还。 你看《六祖坛经》有一段。六祖大师有一天在自己的禅堂打坐,有一个盗贼拿刀子要杀他。六祖大师事先就知道了,他就在打坐的禅堂旁边放了十两的黄金。那个盗贼要杀他的时候,他就把头伸出来,结果那个盗贼砍三次都砍不下去。六祖大师说,我只欠你金,「只负汝金,不负汝命」。我前生是欠你钱,又没欠你命,所以你杀不死我的。 这个盗贼看了以后就很感动,他自己也很惭愧,就要随六祖大师出家。六祖大师说,你要出家可以,但不是现在。你现在跑进来,我的徒弟都知道,他们会加害于你。你赶快先跑,改天你再回来,再跟我出家。他过了几年回来跟六祖出家,后来这个人也开悟了。也就是说,在还债的过程当中,钱财的债务是比较容易还,这是比较容易的。 我们看比较困难的部分。「如于中间,杀彼身命,或食其肉。」就是说,在欠债的过程当中有两种因缘是比较麻烦的:你曾经杀害它的生命,乃至于去食他的肉。当然,杀命是直接杀生。吃它的肉叫间接杀生,因为你喜欢吃它的肉,所以别人才去杀,间接杀生。这种跟生命的伤害有关系的,这个就麻烦了。为什么呢? 「如是乃至经微尘劫,相食相诛,犹如转轮,互为高下,无有休息。」就是说,你杀它的命、食它的肉,来生他就杀你的命,吃你的肉。这种杀生食肉就牵扯不清,相食相诛,彼此互相地吃对方的肉、杀害对方的生命,就像车子的转轮,互为高下,互相地讨债,彼此的冤结越结越深,就很难停止了。这个地方讲命债难还。 我们看怎么办呢? 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可停寝。 这个应该讲有两个因缘: 第一个,我们依止自力的因缘。你自己能够修止观,正念真如。如果我们一个人一直跟着妄想走,我们就很难改变自己。你看有些人,他永远活在过去。他创造一个妄想,这个妄想就去造业,造完业以后到地狱去;从地狱里面出来,他还是随顺这个妄想变成鬼道,还是随顺这个妄想变成畜生;最后来到人间,还是依止这个妄想。他永远没办法离开这个妄想。一直到他真实地能够通达大乘经典,观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其实这个妄想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把妄想捨掉以后,他的生命才产生重大的变化。这个是修奢摩他,改变你的思想才能够改造生命。 第二个是靠佛力。靠佛陀的这种大慈悲的神通力来化解彼此的冤结,或者就是佛陀的说法,明白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的道理。否则是很难停止的。 这个地方指的是,在还债过程当中,我们欠的物债是容易偿还的,命债难还。诸位,你要看印光大师《文钞》,你会感到印光大师也强调这个观念,念佛的人最好一定要吃素。你去看看《念佛感应见闻录》里面,一个人业障现前了,他念佛还比较容易过关,要是遇到冤亲债主的干扰,最麻烦,他放不过你。 印光大师说念佛人一定要吃素,他很强调吃素。你造一点罪业,临终的时候正念真如,靠佛力的加被,很快过关。但是你要是杀了很多很多的众生,像台中莲社有一个众生一生杀了十几头猫,他临命终的时候很麻烦的,因为佛也不能够过分地去对治对方,所以他要弄得很麻烦、很痛苦。所以命债一定要尽量避免。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只有一切顿捨,才能迸出净业种子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三十九)色就是空,不是空无所有的空
- 《佛陀的格言》十六、学习
- 有一种力,超出诸力之上
- 度四流者为作桥樑,趣彼岸者为作船筏
- 《从凡夫步入圣者》之四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零一)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
- “狮子吼”是什么意思?
- 念诵《普贤行愿品》能得到五种果报
- 20道素食菜谱,请收藏好!
- 《大手印》浅析讲记(五十八)虚空有多大我们的真心就有多大
- 《大手印》浅析讲记(九十六)闭关修持使根本定之自地道验智与后得智相融
- 怎样才能让心变清净
- 《大手印》浅析讲记(二十七)世间相与法身不异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三十六)无益之世间语及咒诵均止观想作意亦止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一十)无明的真实性质就是真如佛性 本来空之身就是法身
- 在不晓得不明白上求个究竟,就是疑情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二十七)融妄念为自心相熟识自己的真心相貌而应万机
- 《大手印》浅析讲记(九十八)以分别心落有为网不得解脱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一十一)提佛号起疑情持印咒都是为了转换妄念保护真心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