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大愿——(第40愿)随意见诸佛国
设我得佛,大愿第愿国中菩萨,随意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佛国应时如愿,大愿第愿于宝树中,随意皆悉照见,佛国犹如明镜,大愿第愿睹其面像。随意若不尔者,佛国不取正觉。大愿第愿 我成佛时,随意国中菩萨随其心意,佛国欲见十方无量庄严清净佛剎,大愿第愿悉能随心实时如愿,随意于珍宝树中,佛国皆悉照见他方剎土,犹如手持明镜,睹见自己的面像一样清晰。若此愿不兑现,不取正觉。 前述「净国照见十方」(第三十一愿)表述极乐净土一切处悉能照见他方佛国,表达依报器界的清净。此愿是从正报圣众的角度,于宝树中随意欲见他方诸佛净国殊胜庄严,即可应时如愿而见。 这一愿含摄二重法义。一者阿弥陀佛加持国中菩萨,以圆明五眼于宝树中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此庄严清净佛土,乃实报庄严土。各各佛土的佛亦是万德庄严的报身佛。阿弥陀佛欲令国中菩萨不动本处,参访十方无量报佛报土,俾使国中菩萨了达诸佛净土之行,来快速圆满自己的严土度生的菩萨大行。用明镜比喻大圆镜智,海印三昧,圆照十方无量净国。极乐菩萨圣众正是透过阿弥陀佛所证大圆镜智的赐予,方能应时如愿睹见的。 二者表明宝树具有广狭兼容之一真法界全息特质。极乐世界七宝诸树周满国土,或一宝为树,或有二宝、三宝乃至七宝合成为树,乃至无数珍宝合成为树。有种种排列组合,诸种珍宝互为根、茎、枝、条、叶、华、果。《观经》中有宝树观云:一一七宝树上,有七重妙真珠网来庄饰,一一网间又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宫殿里面还有诸天童子,诸天童子佩戴的璎珞又放出炽盛的光明。宝树的叶子也是七宝的,其叶脉如同天然的绘画,众叶间自然生出奇妙的树华,树华呈动态,如旋火轮般宛转在七宝树叶间。从这动态的华内涌生的七宝果,其果如忉利天王的宝瓶,盛满了光明。此大光明又瀰漫辐射,变化成宝幢、幡以及宝盖。在此宝盖中,映现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如是宝树遍满极乐世界。是故,菩萨圣众随处欲见他方净土,都能应时于宝树之宝盖中睹见。 由阿弥陀佛愿心所流现的极乐世界,乃事事无碍法界,具足广狭自在无碍的特点。一棵宝树为狭,十方无量净土为广。十方无量净土能映现在一棵宝树之宝盖,此为广狭兼容。如同镜子(一尺之狭),能现出千里之影(广),而他方无量净国没有缩小,宝树之宝盖也没有放大,却能自在兼容。诚如《华严经》所示:「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此广狭兼容之神妙,证明阿弥陀佛的净土与华藏世界一样,乃称性之事事无碍法界,具足华严六相十玄门。 阿弥陀佛慈悲加持国中菩萨随意于宝树间睹见净土与诸佛度化众生之佛事,意在令其见贤思齐,广学一切法门,拓展自己的知见,快速成就总持陀罗尼,速疾成就佛果。成佛后于十方剎土,摄受一切轮迴的众生,往生极乐净土,快速成佛。如是辗转度化,灯灯续焰,最终令十方九法界一切众生,悉皆聚会于莲池胜会,共觐阿弥陀法王,法界太和,普天同庆。「自然音乐,空中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肇愿时的瑞应),于斯方告圆成。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心力跟佛力之间的桥樑
- 《佛陀的格言》二、私欲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三十三)心不死则道不生
- 《大手印》浅析讲记(二十五)未容拟议主宾分
- 首楞严王三昧对治的重点
-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的生命真相(五)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七十四)印证见宗为首要方有保任
- 《大手印》浅析讲记(九十二)如河流之瑜伽时时观照保护己灵与真心相应
- 如何通过身口意三业修净土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三十五)离诸做为内外不着 始觉合于本觉令身安住
- 96年,30岁,我终于放下了自卑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零六)妄念起者任其起 放任不是攀缘不息的放纵
- 工作生活忙碌,怎样达到念佛三昧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零三)做功夫的目的都是使妄念不连续
- 《大手印》浅析讲记(九十二)如河流之瑜伽时时观照 保护己灵与真心相应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三十七)灵明无取舍执着 住于本妙明净体性即大手印定
- 当你最痛苦、障碍最深时,你就修这个观
- 48岁大S猝逝丨净慧老和尚:无常不是说着玩的,学佛人要正确面对死亡
- 《大手印》浅析讲记(八十一)离相能见物的功能就是自性不要认影子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七)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