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太子的成道
悉达多太子出家修行,悉达尚未成就佛道时,多太的成道一日,悉达取地上槁草,多太的成道铺于菩提树下,悉达端坐其上,多太的成道偋除心中所有杂念,悉达心清净,多太的成道专注一心禅坐,悉达并立下坚固誓愿:「从此刻起,多太的成道即使此身肌肉、悉达筋骨枯朽腐败,多太的成道若不成就佛道,悉达誓愿终不起此座。多太的成道」 发此愿已,悉达悉达多太子即证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继续精进不懈,于上半夜,得一智明,能遍知过去无量劫之父母、兄弟、妻子等九族亲眷;于中半夜,得二智明,能自知过去无量劫所经历之贫富、贵贱等宿命,亦能知晓一切众生心中所有心念;于后半夜,得三智明,心中贪、瞋、癡三毒皆悉除灭;在天将明之际,成就无上佛果。成佛后,自思惟:「我今已成就佛道,无所不知,所证甚深甚深,难知难了,微中之微,妙中之妙。」 佛接着起身去到文邻龙王所在处,在水边一棵大树端坐,思惟:「过去锭光佛曾授记我,未来将成佛,佛名释迦文佛,果真如锭光佛所授记,我今成就佛道。我从过去无量劫以来,勤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发大愿心,积累福德,于今方能成就无上佛果。因地修善积福,实功不唐捐。」佛思惟的当下,契入甚深禅定。 此时,佛身大放光明,遍照文邻龙王所居住之处。文邻龙王见此光明,全身鳞甲不觉竖立。文邻龙王曾经见过拘娄秦佛、拘那鋡牟尼佛、迦叶佛,此三佛成道后,都曾在此水边禅坐,佛身之光明亦曾遍照龙宫。文邻龙王见此光明,思惟:「此光明与之前三佛的光明相同,难道世间又有佛出世了?」 文邻龙王顿时心生大欢喜,赶紧出水面、环顾四周,见佛于树下禅坐,相好庄严,具足三十二相好,身紫磨金色,光明胜过日月。文邻龙王于是上前顶礼佛,并绕佛七匝,然后在离佛四十里之处,化现七头身,以七个头罗列作为伞盖,覆于佛头顶上方,护卫佛。 文邻龙王因心生大欢喜,兴风洒雨七日七夜。七日中,佛端坐不动,入甚深禅定,一念不生,未曾饮食。文邻龙王因见到佛,沉浸于欢喜之中,七日中亦未曾饮食,且毫无饥渴之感。七日后,风雨停止,佛乃出定。 此时,文邻龙王化身为一位年少梵志,身着华服,长跪合掌,问佛:「得无寒、无热、无饑、无渴,一切功德福报汇聚,众毒不能加害于身,成就佛道,为三界中最尊最胜,是不是很快乐?」 佛告诉文邻龙王:「众生能脱离三恶道,得生而为人是快乐的;处世间,能守志奉道是快乐的;所曾希求之愿,能如愿是快乐的;处世间,能心怀慈悲、不伤害众生是快乐的;能不受天魔侵扰是快乐的;心中淡泊无慾、不贪慕荣华是快乐的。而能于世间成就道业,成为天人师,不被有漏的色身所困,永不再受生死轮迴之苦,才是究竟无上的快乐。」 文邻龙王闻佛所说,顶礼佛后,稟白:「从今以后,我至心归依佛、归依法。」佛告诉文邻龙王:「此后会有众多贤圣,现出家相,为比丘僧,这些僧众亦是你要归依的。」文邻龙王答言:「是」,于是发愿归依众僧。在畜生道中,最先为佛所度化并归依三宝者,以文邻龙王为首。 此为悉达多太子成就佛道前,身为菩萨时,修习禅定波罗蜜,专心一志而得成就如是功德。 典故摘自:《六度集经·卷第七·禅度无极章第五(七九)》 省思: 佛以身示教,以自身修行成道的过程,晓谕行者当广行六度万行,累积福德资粮;成就道业,除去烦恼诸苦,不受生死轮迴,才是究竟之乐。 又佛法云:「禅智心净,无所染着,得涅槃道。」透过修习禅定,专注一念,不杂用心,但向上一路,以究明本来面目。菩萨行者当依佛所教,因地上广修六度万行,以自利利他之行,圆满一切功德;以「教理、福德、禅定」三事策励道业,透过薰修教理、广积福德资粮,禅定薰习,究明心地,契证无上菩提。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思惟苦谛与调伏爱取是净土宗的必修
-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金刚经》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一十七)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三十九)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
- 法无自性,随心所现;所现之法,全是自心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八十一)文殊,吾今问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为无文殊?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一十四)【讲义】阿难!又汝所明,耳声为缘,生于耳识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七十一)阿难,若复欲令入无方圆,但除器方,空体无方,不应说言:更除虚空方相所在
- 新年的七道红烧素食菜谱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六十一)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暂止便去,终不常住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二十九)若汝执恡(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
-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金刚经》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 如何修得三十二相
- 佛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一十八)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心之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若兼二者,物体杂乱,物非体知
- 佛源老和尚:能那样子的用功,哪有不能了生脱死呢
- 持名念佛一法,事则至简至易,理则至深至妙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七十四)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现在我前;见必我真,我今身心复是何物?而今身心分别有实
- 佛说∶修佛,修的就是自身。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一十二)“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