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怎样才能达到这个要求
问:什么叫「都摄六根,都摄达净念相继」?具体落实在念佛的根净个求时候,应该怎样才能达到这个要求? 大安法师答:这是念相《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面的一句话,这是继样念佛的方法。这个念佛圆通,都摄达又叫根大圆通,根净个求又叫见大圆通。念相这在七大里面——叫地、继样水、都摄达火、根净个求风、念相空、继样见、都摄达识,根净个求这个见大就是念相指阿赖耶识的见分。那么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在凡夫份上都是奔逸在外面的,就是追求六尘的——色、声、香、味、触、法。 六根攀缘六尘,中间产生六识,这就是十八界——凡夫的这样的世界。这就是我们轮转之因。现在就路还家,不使这个六根向外奔逸而「都摄」,就完全把六根的这种功能作用摄在「一精明」——就是阿赖耶识的见分里面去。用那一见分摄住六根,这样六根不向外面跑,六根跟六尘不产生对待,中间就不会有六识。所以见分就直接把六根摄在这句名号当中。 首先,六根最难摄的是意根和耳根,擒贼先擒王,先把这两根摄住。那怎么摄耳根呢?就是自念自听。你无论自己念,还是共修念,你一定要听到自己念佛的声音。这个声音是从你心里发出来的,通过你的发音器官从口中把它念出声音,然后再通过耳根把它听进去,形成一种内循环。你只要念清楚,听清楚,说明你的心就在当下,没有跑到外面去,没有跑到六尘里面去。所以这个心和声相依,这就是把耳根摄住了。 意根摄住,你不要口里念着佛号,可能心猿意马还跑到外面去。那么怎么摄意根呢?当然一个人善根深厚,他全力以赴都在听声音,这个意没有跑。因为意一跑,是听不清楚的。但有时候模棱两可,意跑了他也好像在那里听着,但可能跑了也不知道。所以就有一种方法——也是印祖提出的,叫十念记数法。就是当你口里念佛,耳朵在听的时候,意根给它派个任务:记数。 「南无阿弥陀佛」,意地当中就有「一」;「南无阿弥陀佛」,有「二」;直到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数到「十」的时候,再倒回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当你这样去做的时候,你的意不会跑。你的意根一跑,你数量就数不下去。这就是你在摄意根。 好,摄住意根了,你的眼根:你要低垂,比如你经行念佛,注意你前面的两三尺,前面的一点用眼的余光去看,你不要去看别人。摄住眼根。一般的人喜欢去东张西望:看看别人怎么样啊,穿的什么衣服啊,今天表情怎么样啊,他是不是高兴啦,这个人我认得不认得啊,是男是女呀,是女的漂亮不漂亮啊。就完了,他心里就很烦恼,妄想杂念纷飞。这时候——你念佛的时候,不能看其他人,把眼根摄住,你自念自听,你的声音都在自己的身心盘旋的时侯,基本上你在关注自己,念佛是念给自己听的。其他的,那么鼻子不要乱闻,其他的都好说。这叫「都摄六根」。 都摄六根,你在这个情况下,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能够孤明历历,能不以万法为侣,能够清清楚楚,灵明不昧,能够无间无杂,这就是「净念相继」。因为这句名号是清净的摩尼宝珠,所以你能够「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能够渐渐的「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三摩地」是正定正受、定慧等持的意思。 由于这句名号无量寿的功能让我们产生定,这个名号的无量光让我们产生慧:念这句佛号的时候,实际上是止观并运、定慧双修、寂照不二、光寿一如的。它有这样的一种奥妙在里面。所以你具体落实还是从耳根和意根下手,就可以了。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三辈九品得往生,四土径登不退转
- 《楞严经》第七套:十八界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2>
- 《佛陀的格言》二十六、财富
- 出家人必须能节俭,乃能安其淡泊之生活
- 饮酒食肉,能令子母不得安乐
- 出家人必须能节俭,乃能安其淡泊之生活
- 《楞严经》第七套:十八界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2>
- 《楞严经》第二套:总论(义贯绪论)?1>
- 千万莫上邪魔外道的当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三十七)贪嗔痴三毒是十恶之源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零六)妄念起者任其起 放任不是攀缘不息的放纵
- 《大手印》浅析讲记(二十三)每个人都有个光明体,因颠倒妄想执着而不见
- 观心无常,调伏我见的颠倒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七)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二十三)见定行三要乃我人之真如本性诸佛密意
- 《楞严经》第七套:十八界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4>
- 牛年说牛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三十一)因地不正,果遭迂曲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二十八)心注眼眼注空 禅宗是大密宗
- 《大手印》浅析讲记(九十)用力念一声“呸”破除空乐明皮壳
- 搜索
-
- 友情链接
-